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系统研究——以山东淄博齐都镇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型城镇指以历史文化类遗址遗迹或民风民俗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城镇。这类城镇一般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建筑群或历史文化街区,或传承了历史民俗民风,或比较全面的彰显某一时期或历史存续期间的地方特色与传统风貌,或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和科研考察意义,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本文根据历史文化型城镇的自然地理分布特点、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旅游业发展特点,将我国历史文化型城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北方旅游城镇、南方旅游城镇和西藏青海旅游城镇。北方旅游城镇位于中原文化集聚地,文化底蕴深厚,但其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模式不成熟,不利于城镇建设与旅游业的结合,因此,研究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南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特点和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对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并提出促进齐都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我国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将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开发的内容主要界定为文物古迹、乡土建筑、城镇环境、本地居民、城镇空间形态、行为景观和历史墟存等七个方面,以此为基础,从旅游发展特点和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南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脉络等差异,需要探索适合北方特点的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开发模式。  本文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系统由产业经济分系统、资源环境分系统、社会环境分系统和历史文化分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联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由4个准则层、8个子准则层、30个指标组成的北方历史文化型城镇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淄博齐都镇为例进行分析,反映出2004-2010年7年间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齐都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进入基本实现阶段,初步形成社会文化效益、产业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趋势。最后,根据理论与系统分析结果,提出齐都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坚持“资源保护、政策导向、多方参与、均衡发展”的方针,即以可持续理念及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坚持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职能,调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均衡和整体最优化。
其他文献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为应对此次危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由政府主导该经济增长刺激计划的具体投资事宜。因此,各地
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课堂是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来激发出知欲,使课堂激情
基于2007年-2016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面板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价值创造、碳排放强度的脱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碳排放脱钩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
摘要:病例讨论教学是产科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此弥补常规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结合产科教学实际,对病例讨论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所谓病例讨论教学法,即先向学生介绍典型病例,抛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再由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方式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讨论实习重点与难点,以此提高病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缩短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