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着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了揭示这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时空互代法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10-60 a林龄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他土壤特性因子进行测定。此外,本文创新性在于系统分析了土壤酶活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酶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学模型拟合出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林龄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30 a林龄时达到峰值;土壤脲酶活性随林龄增加呈先降低后稳定不变的趋势。5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5种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在樟子松林生长周期内是先增大后减小,土壤酶对土壤的综合作用在中林龄时最强烈。土壤层次上的表现分别为:表层的5种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综合作用最强,随着土层加深逐渐减弱。此外,距离标准木树干不同距离(0.2、0.5、1.0 m)的土壤酶活性间无显著差异。(2)除林分年龄外,不同土壤酶活性主要影响因子不同,蔗糖酶主要影响因子综合作用排序为:有机质>粘粒>速效磷>pH;蛋白酶为:碱解氮>速效钾>含水率;磷酸酶为:全磷>速效钾>粉粒;过氧化氢酶为:pH>容重>全磷>全钾;脲酶为:pH>粘粒>全氮>含水率。综上所述,本研究区5种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土壤酶活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章古台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该论文有图15幅,表11个,参考文献1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