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改性及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_mine12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不断加大,导致NOx排放量逐年增加,因此引发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而合成低毒性高活性且温度窗口较广的催化剂在脱硝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铈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不足,采用浸渍及浸渍-共沉淀联用的方法,在铈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基础上,成功地制备出不同比例的钼铈钛及铈铝钛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硝催化剂,结合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手段以及原位红外分析技术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o-Ce-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研究了Mo负载量对NH3-SCR活性的影响,对其进行活性测试发现在200~440℃温度范围内25%Mo-Ce-Ti催化剂表现出90%以上的脱硝效率,SCR活性最佳;相较于Ce-Ti催化剂,Mo的掺杂增加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提高了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因而使该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得到显著增强。(2)在最佳反应温度条件下,对Mo-Ce-Ti体系催化剂进行红外吸附及瞬态反应测试。结果显示Mo的掺杂增加了2.5%Mo-Ce-Ti催化剂表面Lewis酸性位上和Br(?)nsted酸性位上吸附的NH3物种及NH2物种,NH2与气相NO反应生成NH2NO,最终转化为N2和H2O,反应主要遵循E-R机理。(3)采用浸渍-共沉淀法联用制备了Ce-Al-Ti体系催化剂,并研究了Al:Ti掺杂比例对NH3-SCR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l:Ti摩尔比为1:3的Ce/Al1Ti3催化剂在200~475℃之间可以达到95%以上的NOx转化率。Al与Ti元素的充分掺杂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表面吸附氧含量及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该催化剂的脱硝性能。(4)在最佳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Ce/Al1Ti3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相较于Ce-Ti催化剂,Al的掺杂增加了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性位点,使得氨更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且生成了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NH2,加速了反应控速步骤的进行。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NH3-SCR反应遵循E-R机理。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的有效节水方法。通过在汽轮发电机组现有冷却系统中引入冷水机组。使冷却水系统构成闭路循环运行,既可满足汽轮机供油系统和发电机通风
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今天。新形势下,将
戏剧影视表演中的行动在表演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演员功底核心基础的表现之一,它给观众带来了具有灵魂的角色印象,本文将会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明和探究戏剧影
1病例报告患者,35岁,因孕9+周,要求终止妊娠于2011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年8月5日,停经30+天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40+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2天前,
SMW工法桩由国外引入后,现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文章从SMW工法桩结合预应力锚索深基坑支护实例出发,着重分析和总结了工法桩及可回收预应力锚索的质量控制要点,
《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数字传媒技术高级主管大卫·鲁比尼(David Roubini)演讲的题目是:技术对出版业的推动和影响(The Impact of Technologies as a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