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海马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存活素的表达;②缺血再灌注后应用Cystamine对二者的影响;③探讨全脑缺血时Cystamine保护神经元的可能机制。[材料和方法]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脑电图验证是否成功。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全脑缺血组(GI)、全脑缺血+Cystamine治疗组(GI+CYS)。其中Sham组6只,GI组、GI+CYS组各36只。GI组和GI+CYS组按照再灌注后6小时、12小时、1天、3天、5天和7天随机分为6亚组,每亚组6只大鼠。GI+CYS组于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分钟后立即给予CYS(150mg/kg)腹腔注射,缺血时间在24小时内的只在缺血后给予一次CYS腹腔注射,超过1天的在每天相同时间点各给予一次同样剂量的CYS。Sham组不手术,每天只给予生理盐水1m1腹腔注射,于第3天处死。将GI组和GI+EPO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HIF-1α及存活素的表达。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GI组在灌注12 h后可见HIF-1α表达增加,3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与Sham组比较GI组12h, 1d、3 d、5 d、7 d亚组的HIF-1α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I+CYS组再灌注后12 h也可见HIF-1α的表达开始增加,也在3d时达高峰,后明显下降。与GI组相比,3d、5d、7d亚组HIF-1α的表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素的表达:GI组再灌注12h可见存活素少量表达,后逐渐上升,5d达高峰,7d降低,与Sham组比较12h、1d、3 d、5 d、7 d亚组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I+CYS组再灌注后6h即有表达,之后其表达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3d时达高峰,5d、7d逐渐降低。与GI组相比,在12h、1d、3d时表达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HIF-1α和存活素的过度表达;(2)全脑缺血后HIF-1α的过表达可能抑制了存活素表达;(3)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应用cystamine使存活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表达高峰提前,而使HIF-1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4)cystamine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表达而促进存活素表达,这可能是cystamine在脑缺血性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