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一直呈现城乡分离的事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越演越烈,城乡差距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腾飞的一个重大致命点。发展“城乡一体化”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形态是城乡差距完全消失,城市与乡村地区只存在景观、产业及人口密度的差别,而不存在“城市性”的差别,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上已成为一个地域综合体。而“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的一条途径,使农村先以发展小城镇为契机。但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总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产城一体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小城镇产业的建设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实现“以产业化振兴城市,以城市化助推产业”的目标。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基于产城一体化要求的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方法。研究的目的是方法和实用工具的研究,而非是对理论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的背景、目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简单介绍了一下案例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产业体系规划的社会现状。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分别引入产城一体化理论、小城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其中以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为重点进行研究分析。第三部分以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了小城镇产业规划的依据,主要从小城镇自身的资源条件、消费的焦点趋势和国家的政策引导三方面来分析。并分析了案例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产业体系规划的依据。第四部分同样以定性方法研究了小城镇产业规划的原则,主要从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定制性、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操作性和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战略性进行阐述。第五部分为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方法研究。本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小城镇产业体系的总体定位、小城镇产业体系的层次规划、小城镇产业体系的领域规划、小城镇产业体系的项目规划、小城镇产业体系的组织规划逐一展开。并用案例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的产业体系规划印证了本文所研究的这种工具的有效性。第六部分为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价值。主要包括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经济价值、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社会价值和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的文化价值。第七部分为长轩岭产业体系规划。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方法工具的应用。第八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研究成果,并提出产业体系规划时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