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侨华人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人祖籍国——中国的改革开放、海外华人集中的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美国华裔科技精英群体的崛起,使得海外华人问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热点研究课题,.现在学术界普遍强调东南亚华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和认同,淡化东南亚华人对中国与整个华人族群的认同。实际上,无视东南亚华人对于维护祖国统—反对台独做出的极大的贡献,无视在新中国建设中的贡献。血浓于水,东南亚华人对中国与整个华人族群的认同将会长期存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作为国际移民大潮中的一支,华侨华人研究作为国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论实在国外开展华人研究还是在中国国内进行“华侨华人学科建设”都应予以充分重视的一个大背景。东南亚华人在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贡献更加突出。东南亚华人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不管是从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和现象来考察,还是从文化民族等深层次的因素和根源来考虑,东南亚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华侨华人对中国的意义,都有值得细细品味的特殊之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称“华侨乃革命之母”。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在这一时期。前期,在政治上、民族情感上、思想上、文化上基本上都认同中国。对中国有很强烈的民族感情。后期,由于主动被动的因素,政治上认同趋向认同于认同当地社会,但在民族感情上、思想文化上风俗习惯上仍然和中国紧密的联系,有着相当强的认同性。第二章新中国建立后后华人族群认同的转变。新中国建立后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认同于中国的华人,包括对中国国籍的认同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种类型的华人所占的比重很小;第二,已加入当地国籍,并接受当地文化,但仍保留部分华人文化传统及华人意识;第三,完全认同于当地社会。第三章东南亚华人对中国认同发生转变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个大方面:(一)中国政策因素。(二)国际因素。(三)东南亚国家政策因素。有的由于经济因素,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被迫加入居住过国籍,开始趋向认同当地社会。有的因为冷战格局有家不能回,与中国失去联系被迫认同于当地社会。有的主动参政议政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第四章.血浓于水,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将会长期存在。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尤其是当地土著人的排斥,甚至是大规模的排华运动和排华事件,使得东南亚华人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也不是那么顺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传统,对东南亚华人仍然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强大,也会多少激起东南亚华人的民族情感。
其他文献
克服大学生学业成就缺憾是微观层面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学业成就缺憾研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已有研究取得了较多成就但还需进一步深入,应当在
扬琴作为一件外来乐器在中国历经了四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史,其间在演奏艺术、乐器改革、音乐创作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在这片东方沃壤的孕育滋养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正>同洲电子致力于打造娱乐共享的电视互联网"客厅文化生活",实现手机、PAD终端与电视的完美互动。中国高交会历经十五载,成为企业成长的"摇篮",它见证了一个企业从起步到腾
从1982年我国恢复商业健康保险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更加迅速,保费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后,传统的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成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要求。根据战德臣教授的"计算之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戏剧家。他不仅是一位戏剧革新者,人类心理的探索者,也是一个察觉到人类精神危机的作家。尽管许多评论家对戏剧家本人及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在于润洋、格劳特、保罗·亨利·朗的《西方音乐史》的论述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研究视角。三者在创作分期、结构编排、代表作举例与分析、晚期作品风格描述
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中引入并实践"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
浪漫主义时期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时期,钢琴音乐也成为众多浪漫主义作曲家最能展示时代音乐风尚的领域之一。对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浪漫主义
大米出口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Rice Export Country ;OREC)是2007-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危机时期泰国政府倡导建立的,宗旨在于稳定全球的大米价格,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在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