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锦州市A小学为例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明确规定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自此,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但就目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亟需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现状做出相关举措,以求与当下的育人理念及社会发展所需相契合。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分析杜威、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通过问卷法和调查法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教学效果等获得初步的认知。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地实施主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形式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在“分数至上”思想的影响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遇到诸多阻碍。此外,由于教师劳动教育知识不足以及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体验感差等原因,导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任重道远。第五部分,以“五育”融合发展理念为旨归,双向培养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增强小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劳动体验,由此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向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健康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更好地实施提供有效地指导与借鉴。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被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是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重要依据。现代教学,将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符合数学教学的新观念,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还可以为现今的数学教学打开独特的视角,丰富梯形面积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厘清了研究思路。对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后学习大多是抄写类课后学习内容或者练习册,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以及厌学情绪,且这样的课后学习设计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这一门学科的基础性、开放性、逻辑性等特点比较突出,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后学习不合理,就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热情,因而教学效果也达不到理想状态。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科学课后学习必须彰显智趣的特点。
根据手语的语音特征和语言“经济原则”,发现在中国手语中存在相同音系参数手势下包含多种词义的现象。语料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和手语“同形异义”两种情况:手语“一词多义”中的多种词义可通过隐喻映射、原型范畴理论、转喻等认知机制互相产生关联,完成同组音系参数手势下的词义拓展;手语“同形异义”下的不同词义看似无任何关联,但可以通过形态上的相似性、认知凸显、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使得词义不同的手势寄
公正是指维护公平正义,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个体作为旁观者目睹了不公正事件的发生后,即使自己付出代价,也要去惩罚违规者的行为,从而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这就是第三方惩罚,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第三方惩罚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以及人们的合作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往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理性人”的假设难以对人们的第三方惩罚行为做出科学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的研究多集中于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聋校美术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备受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渗透和完美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能激发听障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构建一个高效的美术课堂,充分培养听障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期刊
日本家庭科课程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在亚洲地区和国际上备受关注,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解读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课程标准”)是探析其小学家庭科重要的途径。2017年,日本发布最新版《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其延续了“生存力(生きる力)”课程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资质和能力,革新“主体性、对话性、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次新版日本《学习指导要领》是
近些年,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话题关注度持续上升,国家也颁发了家庭教育相关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家长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在育儿实践中,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广大幼儿家长对教育观普遍存在着疑问和困惑。鉴于此,研究幼儿家长育儿观念对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法,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具体方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办学普及率和教学条件逐渐提升。由于幼儿对危险事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欠缺,使其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人群。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幼儿人身安全是幼儿教师的首要职责,提高幼儿教师队伍安全应急素养问题乃是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上述背景,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围绕核心问题“X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安全应急素养有哪些现存问题?如何解决?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不断升高,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波及了年轻一代,心脏病、癌症等以前的“成人病”也变成了“生活习惯病”。由此围绕“食”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在不少幼儿园开展起来,然而随着食育教育的逐步深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基于此,本研究确立“活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食育研究---以S市三所幼儿园为例”这一选题。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
随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提出,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小学也逐步开设了英语课程,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英语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而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课堂是衡量广大农村地区英语课堂质量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此外,国内外也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小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小学生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