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传统民居现状与保护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nl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体系,由于客家人特殊的迁徙历史,使客家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传统民居是梅州地区客家人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客家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 本论文首先简要论述了梅州地区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梅州传统民居早期形式受迁徙经历和周边地区建筑形式的影响较深,其后建筑形体演变与成熟的过程中防灾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适合当地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建筑以稳定的形式沿传数百年,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蕴涵着浓厚的民系精神。 其次本文对梅州传统民居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梅州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传统民居的数量在五万座以上,散布于梅州的市区和各个村镇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传统民居用于居住与祭祀,保存质量一般,几乎每个村镇都有一两座历史年代久远或装修精美的民居。但是,梅州地区至今只有28座传统民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得以保护,多数传统民居处于自然使用和维护状态。随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民居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乡村内传统民居闲置率的逐年增加,也加快传统民居走向自然消失的趋势。 最后本论文在传统民居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梅州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方法。梅州传统民居具有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各种价值取向不同的复杂特点,因此在保护与发展中体现出若干矛盾,主要集中在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的矛盾,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矛盾等,因此在保护方法上适合采用多元化保护。多元化保护方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能够反映历史时期代表性建筑风格的民居采用静态、主动、原状保护的方法,使之作为梅州传统民居的历史界标存在;其次对绝大部分乡镇的传统民居采用动态、主动兼被动、原状兼基因保护的办法,用局部的改变来满足现代高水准的生活,由此得到使用而延续下去;再次一些位于城市内的传统民居采用动态、被动、基因保护的办法,通过较大的改变而适应新的使用功能,从而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而得以存在。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服务设施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状况,同时也反映了校园整体的精神风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
该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考古学、园林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完整总结重庆中心城市演变发展的机
本文选取计成在《园冶》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建筑的称谓“屋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园冶》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现存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实体,对屋宇的概念,涵盖的
信息化的浪潮带来了体制的改革和设施的更新,图书馆的设计处于变革中,信息的爆炸、互联网、主页的信息量的冲击,也带来了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量的增加,一般的图书馆的馆藏空间容量
如今,日益提高的我国人民精神文明使得剧场建筑成为人们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汲取的公共文化建筑之一,多功能剧场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是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虽然目前相关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回归,让人们享用到“中国式”住宅带来的盛宴。当今科技的发展,让那些原本根植于当地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方式可以在任意的角落发生,于是徽州文
潮汕建筑石雕艺术在潮汕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审美、建筑意象、精神空间等方面都富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潮汕建筑石雕地域性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性建筑发展紧密相关
学位
本文针对目前广州市商品住宅区中户外休憩空间的开发主要是从商业价值与视觉美观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现状,从空间的使用者的角度,以空间的使用率与活动的丰富性为标准来对空间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住房建设也蓬勃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居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对于住宅套型性能质量的认识仍未够清晰,乃至广州每年都进行一项“广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