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对家蚕化蛹变态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d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也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在中国已有大约8500年的驯养历史,其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在长期的人工选择下,家蚕对不良环境及农药的抗性较弱。由于桑叶受到农药污染而造成家蚕中毒,严重影响我国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氯虫苯甲酰胺是双酰胺类的新型杀虫剂,对鳞翅目昆虫具有广谱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家蚕食下被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污染的桑叶后,其发育和变态均受到影响。为了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影响家蚕化蛹的原因,本论文以家蚕品种“菁松×皓月”为材料,通过在五龄第3天添食微量氯虫苯甲酰胺(0.01 mg/L)24h,统计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化蛹变态的影响,检测了 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并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DGE)分析了表皮差异基因的转录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氯虫苯甲酰胺在桑叶和蚕体的残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桑叶叶面和家蚕血淋巴中的残留特征,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桑叶上的半衰期是5.0 d,在家蚕血淋巴中的代谢半衰期为2.8 d。2.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添食对家蚕的生物性状的影响本文观察了家蚕暴露于微量氯虫苯甲酰胺24 h出现的中毒症状,统计了家蚕的体重、茧质指标和化蛹率。结果显示,微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家蚕出现行动缓慢,食桑缓慢的现象,体重在停止添毒48 h后显著降低(P≤0.01),茧层率和结茧率降低,化蛹率为 92.78%(P≤0.05)。3.微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激素及其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探究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后家蚕化蛹率降低的原因,通过病理切片和电镜研究了预蛹期的表皮结构,结果表明,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使得表皮和上皮细胞粘连,出现新旧皮层分离不完全的现象。检测了血淋巴中20E的含量变化,发现20E含量显著降低(P≤ 0.01),20E的合成关键基因CYP302a1,CYP306a1,CYP314a1和CYP315a1的转录水平分别是对照的0.08,0.54,0.31和0.01倍。20E信号通路响应基因EcR,USP,E74和E75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是对照的56.86%,89.74%,73.82%和35.41%。体外注射20E后,发现蛹表皮可以形成,但不能完成化蛹,推测蛹表皮的形成受阻是由于氯虫苯甲酰胺暴露引起20E水平降低造成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化蛹变态关键基因Ftz-f1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体外注射20E不能激活Ftz-f1的转录,这可能是不能化蛹的原因。4.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下家蚕表皮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DGE的结果表明,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后,表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显著上调表达有 4830 个(P≤0.001),显著下调基因有993个(P≤0.001)。在生物过程GO分类标签中,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的DEGs分别有361和330个;在细胞组分GO分类标签中,细胞、大分子复合物、膜、膜组分和细胞器分类标签下的DEGs分别有361个、159个、303个、286个和244个;在分子功能GO分类子标签下,结合与催化活性标签下的DEGs分别有492个和449个。基因参与的KEGG代谢通路DEGs最多的两个类别分别是环境信息处理分类标签和代谢子标签,分别有729个和75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包括氧化应激、自噬、凋亡和能量代谢等多个KEGG通路中显著富集,表明化蛹受阻涉及多个生理过程。本文分析了 KEGG能量代谢通路中的海藻糖代谢,通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几丁质合成通路上的第一个酶-海藻糖酶的基因TRE转录水平为对照的0.11倍(P≤0.01),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的转录水平也仅为对照的0.39倍(P≤0.05),海藻糖代谢及海藻糖供给平衡可直接调控几丁质的合成。另外,调控几丁质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GFAT、UAP的转录水平也显著降低(P≤ 0.05)。海藻糖酶活性和海藻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海藻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海藻糖含量是对照108.18%。在微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海藻糖代谢受阻,海藻糖供给失衡,导致家蚕的表皮几丁质合成受阻,同时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转录抑制可能是影响蛹表皮几丁质累积,并导致家蚕化蛹变态受阻的原因。综上结果表明,微量氯虫苯甲酰胺暴露,引起20E水平降低和几丁质合成受到抑制,可能是影响蛹表皮形成的作用机制,被抑制转录的Ftz-f1基因可能是引起化蛹变态行为受阻的关键基因。
其他文献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死疾病,新发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进化出多种特性,其中凋亡逃逸使肿瘤获得“不死之身”,也是化疗药物难以发挥抗肿瘤活性的耐药屏障
大量新能源电源以电力电子接口并网使电力系统呈高度电力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用以描述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线性高阶模型的阶数显著增加、时间尺度跨度增大,造成求解困难等
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循环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被认为是具有巨大能力和潜力缓解全球大气CO2温室效应的碳汇。因此,人工植被恢复土壤固碳效应及机制已成为当前土壤和全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石化柴油的良好代替品,在国家新型能源开发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生物柴油燃烧时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致使空气污染加重,有研究表明,将生
动力灾害是煤矿矿井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由于近几年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导致井下动力灾害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动力灾害发生时,煤矿井下的巷道和工作面可以被瞬间摧毁,弹射出的煤和岩石造成巷道堵塞,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由于井下动力灾害与天然地震特征不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实时有效的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的方法,一直是煤矿灾害防治领域的热点问题。而随着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高速发展,先进的感知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
量子秘密共享依托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很好地解决经典秘密共享的窃听问题,是经典秘密共享扩展到量子领域的应用。在量子秘密共享中,秘密(可以为经典消息或者量子态)的分发和
能源短缺及全球变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挑战。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生产甲醇是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短缺的一种有前途的途径,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提高光催化还原
松材线虫病是重大传染性森林病害,对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清理松材线虫病死树是目前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桩作
在特定的水力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出现滚波,这种特殊的水流现象会随着流程的增加不断演变聚合,使得瞬时水深增加,流速增加,水流剪切力增大,水流水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进而作
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大多数的城市公园以游憩功能为主并强调观赏性和游玩性。但是,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张与环境污染,公园也成为健康活动的极佳发生场所,公园内适宜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