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说明书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说明书翻译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但和其他特殊用途英语翻译相比,有关说明书翻译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关于说明书翻译的专著。虽然很多著名的翻译家,如刘宓庆,高永照和纽马克都谈到过说明书翻译,但往往是蜻蜓点水,一笔代过。有关说明书翻译的期刊文章也很少,1997-2004的中国期刊网只收录了5篇相关文章。令人兴奋的是,随着说明书翻译软件开发的升温,很多软件技术人员对开始说明书的语言、结构及翻译特点进行分析,这对说明书翻译的进步也有推动作用。
通过阅读并比较这些资料,作者发现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以下不足:大多数有关说明书翻译的研究以经验为基础,侧重于译例的描述,缺乏整体性,没有融入当前科学翻译理论的指导,不能作为整个说明书翻译的指导理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来探讨说明书翻译的特点、原则和策略,以期为说明书翻译提供整体指导,从而提高说明书翻译质量。
首先,本文介绍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翻译整体目的为导向,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主要法则有三,按重要性递减依次为“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这三法则解决了翻译策略以及方法间的对立矛盾,解放了译者,使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说明书是一种实用文体,本身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所以适用于功能主义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为了实现说明书的翻译目的,翻译后的说明书必须符合译入语说明书的惯例。而说明书特征是说明书惯例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此作者比较了中英说明书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以期翻译后的说明书能正确指导目标语读者使用产品。
本文着重讨论了功能主义在说明书翻译中的应用问题。根据功能主义的翻译原则,以及说明书翻译的特点,作者提出了说明书翻译的四个原则:(1)实现原说明书的预期功能;(2)忠于原说明书;(3)避免行业术语和摸棱两可的词句;(4)消除文化障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对比一系列的翻译策略,作者选择“功能对等法”作为说明书的翻译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策略,作者提供了三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归化法,并用例子证明以上观点。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功能主义作为一种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对说明书翻译有巨大指导作用,能帮助译者翻译出读者和商家都满意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