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SARS-CoV N、RBD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CoV引起的新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本实验尝试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将SARS-CoV主要结构蛋白N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及S蛋白(Spike protein)的受体结合区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即RBD)共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表面,通过低离、高离、超离等步骤纯化,得到纯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N-RBD,灭活后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为SARS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构建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N、vBmgp64-RBD,后续工作同vBmgp64-N-RBD,通过比较三种免疫抗血清,研究三种重组杆状病毒的免疫原性。首先运用E. coLi BL21表达系统,分别表达SARS-CoVN蛋白和RBD蛋白,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得到高纯度N蛋白和RBD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雄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经纯化后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N蛋白免疫获得的抗血清达1∶25600,RBD蛋白免疫获得的抗血清达1∶12800;然后利用Bac-to-Bac系统获取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N、vBmgp64-RBD、vBmgp64-N-RBD,经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重组杆状病毒相应的目的蛋白均成功表达展示于BmN细胞质膜上,三种灭活的纯重组杆状病毒粒子免疫BALB/c小鼠,初步研究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三种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鼠获得的相应多抗效价均可达1∶6400,中和实验结果显示vBmgp64-N、vBmgp64-RBD、vBmgp64-N-RBD免疫小鼠获得的抗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16、1∶48、1∶50,说明N、RBD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且获得的抗体效价较高。本实验首次用表面展示技术在BmN细胞中开发新疫苗,进行了SARS疫苗研制新途径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初步结果,为后续疫苗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且具有SARS疫苗方法学上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是一类专性抑制半胱氨酸类蛋白酶活性的蛋白酶,亦可用于抑制鱼糜加工过程中由半胱氨酸类蛋白酶(主要是组织蛋白酶)引起的蛋白降解(又称凝胶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