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信一体化数字预失真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达作为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的重要电子设备,传统的先侦察后处理方式以及低速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不能够满足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多终端,小型化,多功能的要求使得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技术研究非常迫切。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雷达功率放大器对普通数字调制信号的非线性影响是制约一体化系统高速通信的主要障碍,本文围绕这个问题,主要研究了雷达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数字调制信号产生的影响,以及基于多项式和查表法的不同数字预失真技术等。雷达系统的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深度饱和区以获得较高的发射功率,致使信号产生严重的失真,造成接收端误码率的升高甚至无法解调信号,文中仿真了不同功放模型和雷达功放的特性曲线,证明雷达功率放大器具有记忆效应,无记忆非线性系统模型对雷达功放的非线性描述误差较大,记忆多项式功放模型能够精确描述雷达功放的非线性特性。之后本文仿真分析了雷达功放模型对三种调制方式QPSK,pi/4QPSK和16QAM信号的失真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三种调制方式中,16QAM信号受对功放非线性效应最敏感,该系统的数字预失真算法必须首先能够成功校正16QAM信号。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前提是在原有雷达设备基础上增添通信信号处理模块,不能影响雷达本身工作,因此本文对较为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无记忆多项式预失真算法,Hammerstein预失真算法,记忆多项式算法以及查表法做了主要研究,对预失真的自适应算法做了仿真性能分析,在LMS算法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以更易于硬件的实现。仿真分析了不同算法对16QAM信号通过雷达功放模型的星座图,眼图以及误码率的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无记忆预失真模型对无记忆功放改善效果显著,但无法有效补偿记忆功放模型非线性效应。Hammerstein预失真模型对Wiener功放模型的非线性效应和线性记忆效应线性化效果良好,但无法描述雷达功放的非线性记忆效应。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模型能够对雷达功放模型起到良好的线性化效果,阶数和记忆深度越高,补偿效果越好,同时实现难度越大。为了降低记忆多项式的实现难度,将记忆多项式模型与查表法相结合,使用查找表存储多项式系数的方式构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雷达功放的线性化效果显著,星座图和眼图得到改善,误码率接近线性功放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从软交换接入网着手考虑,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策略控制的软交换接入网环境,能实现NAT的顺利穿越,从而使各网内的终端互通,并且能动态的分配带宽资源来很好的保证NGN多业务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分辨率下的运动字符的提取方法。这种运动字符的提取方法,采用了静态提取与动态提取相结合的方式。静态提取,是指当把一张写有汉字字体的白纸片,移入摄像头的视
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深空探测日益成为人类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开展空间探测,就要向太空发射带各种目的的空间探测器,这样就要求在探测器间、探测器与地球间构建起行之有效的
软件无线电以其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现代的军事和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数字接收机和人们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本论文对基于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数字接收机方案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快速普及,无线Mesh网络作为一种宽带无线接入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线Mesh网络具备高带宽、自动组网、
TDRSS卫星测控系统是一种具有高轨道覆盖率、多目标测控、高速数据传输等特点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随着第四代TDRSS应答机的发展,以软件无线电等技术来实现TDRSS系统星载
基于USB协议的数字视频设备的开发,以前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厂商因此自己制定基于USB的视频协议,以此来开发相应的硬件设备和驱动程序,由此造成的最明显的一个后果是每个
近十几年来,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日益增长且多样的需求,同构网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异构网络。在3GPP LTE-A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异构网络
格式化同步器是处理卫星传输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卫星数据进入计算机的桥梁。卫星的下行数据流是串行的比特流,该数据流有着固定的特殊格式,格式化同步器的功能就是从卫星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