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正在不断地寻找创造新的途径。Luthans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各种积极心理资源,并且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测量性。心理资本将成为继传统的金融、知识、人力以及社会资本之后,一种最具竞争优势的新资本。心理资本除了在在个体层次上有所体现外,同时也体现在团队层次上团体层面。团队心理资本能够对个体心理归属所有权进行有效调整,调整团队成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和信念,使组织的整体价值观被团队成员所接受,有助于组织产生可持续的、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壮大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等方面都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对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有三个研究角度:一是哲学的角度,以宏观理性为长;二是经济学的角度,擅长实证剖析;第三是管理科学,以应用运行的角度显胜。大多数的文献,也仅仅是从宏观的角度论或科学技术政策的方向,很少会注重科研创新团队的微观心理。而本文从微观心理视角出发,以“科技创新团队”为对象,对心理资本和科技创新团队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探索科技创新团队开发心理资本的途径,提高科学管理的效率。本文首先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心理资本和团队绩效理论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从心理资本视角探究团队绩效的必要性,而且对心理资本(包括个体和团队)和团队绩效的构成维度进行了界定,并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假设。其次,设计了质量较高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再次,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心理资本(包括个体和团队)和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使本文提出的假设得到验证。最后,得到本研究的结论,心理资本(包括个体和团队)及其各维度与团队绩效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友好的团队氛围、开发心理资本(包括个体和团队)及其各维度,来提高团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