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对氮、磷排放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脱氮除磷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着深度脱氮除磷的难题;我国污水处理厂采用最多的工艺是A~2/O工艺,但由于传统A~2/O工艺中存在的固有矛盾,如碳源竞争、污泥龄矛盾、硝酸盐对释磷干扰问题等,导致传统A~2/O系统中很难实现高效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在深入分析传统A~2/O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型A~2/O工艺,即在传统A~2/O工艺中的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增加一个体积较小的选择池,用以接收回流污泥,可避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进入厌氧段,解决了硝酸盐干扰释磷的问题,同时在缺氧区富集反硝化除磷菌,实现反硝化除磷,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该工艺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并在缺氧区成功实现了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平均TP、TN及COD去除率分别为95%、77.6%、89.2%,平均出水TP、TN及COD浓度分别为0.34mg/l、11.9mg/l、29mg/l,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缺氧区吸磷量为4.6mg/l,约占总吸磷量的34%左右,出水氨氮在检出限以下,出水TN中主要为硝酸盐。对选择区进行功能分析表明,选择池的设置改变了厌氧池的功能,厌氧池由脱氮和除磷功能,改变为只承担除磷,同时选择区的设置对防止污泥膨胀有重要作用。运行参数的改变对系统运行效果有较大影响,该工艺适合的进水C/N比范围为4~7,在进水C/N比为6,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系统能够取得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从厌氧释磷及缺氧吸磷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强化除磷作用,在本系统的试验条件下,厌氧区有很好的释磷效果,平均厌氧释磷量为22.04mg/l,缺氧段反硝化吸磷现象明显,平均缺氧吸磷量为4.39mg/l,占总吸磷量的35.96%左右,进水C/N比为6、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时,厌氧释磷量及缺氧吸磷比例均较高,系统整体除磷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