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特罗《但以理书》主题的新历史主义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劳伦斯·多克托罗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研究历史和文学的专家,多克特罗首先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但以理书》出版于1971年,是以美国历史上罗森堡夫妇(小说中艾萨克森夫妇)因向苏联泄露原子能机密而被处死为背景而创作的历史小说。在小说中,多克特罗再现了历史,展现了时代的迷茫并试图触动读者的心灵。因此,多克特罗被认为是美国文坛最具想象力的杰出作家之一。本文旨在运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英美出现的新历史主义理论思潮分析《但以理书》这部作品的主题。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多克特罗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包括激进的政治运动和事件对个人的影响、移民生存的艰辛、种族间的不公平、女性的痛苦、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繁荣及扭曲的人性等。无论当今社会在表面上如何富丽堂皇,多克特罗总是致力于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的核心问题。在《但以理书》中,多克特罗将历史人物在文本中进行虚构,他坚信,不管这些内容存在与否,都是对历史真实的揭露。从结构上讲,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者多克特罗及《但以理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就国内外有关多克特罗和《但以理书》的研究、评论进行了梳理。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包括三位代表人物及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简要阐述了新历史主义的重要理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分析了蒙特罗斯的“文本的历史性”理论和多克托罗在《但以理书》这本小说中对文本的建构,多克托罗的文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激发了读者对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五章分析了蒙特罗斯“历史的文本性”理论和多克特罗对历史的建构,《但以理书》反映了历史存在于多种不同的文本中,而且作者是可以参与历史并引导读者实现精神升华的。最后的结论部分概括了《但以理书》这部作品的主题。历史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文本具有主观性。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不能选择逃避过去,最好的方法是学会清醒地认识历史并积极地参与历史的创作。多克托罗在《但以理书》这部作品中对新历史主义理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思考使他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
其他文献
集唐诗中国古典戏剧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集唐诗的各诗句来源于不同的唐诗,是一个具有全新表达意义的逻辑整体。在戏剧中,集唐诗作为宾白的一部分,具
写作在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测评也成为检验学生学业以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写作声音”这一概念,在国外各类写作教学标准以及评估标
学位
网络世界让人们的交流方式从面对面转化到屏幕对屏幕。近年来,网络交流方式因其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而备受关注。在本文中,将针对活跃的网络视频用户,即以哔哩哔哩
自从LCD(液晶显示器)自上世纪70年代在计算机和手表开始使用起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整个FPD(平板显示器)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应用日益扩大,正全面超越CRT。总的讲,FPD已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平板显示器包括LCD、PDP(等离子显示器)、FED(场致发光显示器)、S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以及背投显示(图1)。每种技术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