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集成成像与集成全息系统成像质量方法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二十年里,许多新兴的3D成像和3D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研究的集成成像和集成全息技术就是其中的两种新型的真三维显示技术。虽然集成成像和集成全息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但其成像质量仍然受限于成像系统和显示系统的各种设备参数。为了提高集成成像系统和集成全息系统的成像质量,本文展开了以下工作:集成成像部分:1)提出了基于微扫与二维超分辨率算法提高集成成像重构质量的方法。首先,通过微扫技术采集一系列相互之间具有亚像素位移的元素图像阵列,然后再采用二维超分辨率算法将这些低分辨率的元素图像阵列生成一组高分辨率的元素图像阵列,用于集成成像系统再现阶段的计算重构或光电显示。这种时分复用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恢复元素图像中由于衍射光斑、像素采样等所引起的图像降质部分,从而提高集成成像系统的3D再现像质量。2)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成像的三维超分辨率重构算法。这种算法能够直接利用一系列低分辨率的元素图像重构出高分辨率的3D图像。在传统的集成成像中,3D场景中的每个深度被多个透镜以一定的理想投影视差成像在传感器平面上。然而,这种视差被传感器的像素结构所采样,使得不同视角间视差的亚像素信息丢失。这里,这种亚像素视差信息被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集成成像的三维超分辨率重构算法所恢复,从而提高了重构3D图像的分辨率。另外,这种三维超分辨率重构算法被应用在红外成像系统中,以生成高分辨率的3D红外场景。集成全息部分:1)分析了集成傅里叶全息系统各个成像阶段的空间带宽积,以表征该系统的信息传递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扫技术的集成全息系统。通过对透镜阵列进行微扫提高系统对3D场景在空间频域上的采样率,从而增加生成傅里叶全息图所包含的信息量,最终消除重构图像中由空间频域欠采样而引起的空域重叠现象。2)首先,基于对集成傅里叶全息系统信息传递性能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合成虚拟视点的元素图像和虚拟的正交投影视图作为系统对3D场景在空域、空间频域的虚拟采样率,从而分别消除重构图像中空间频域的混叠现象和空域的重叠现象的方法。另外,在集成全息系统中,由于重构3D图像的质量还受到记录透镜阵列中透镜位置的误差影响,因此我们还分析了由透镜阵列的排列误差而引起的重构图像中的空间扭曲效应。并且,提出了采用生成虚拟视点的方法来矫正系统的采样分布,从而消除空间扭曲效应的方法。最后,提出了通过智能深度反转模型(SPOC)来调制系统空域、空间频域之间的采样转换,从而在不增加过多冗余信息的基础上,使系统的信息传递量与物体的空间带宽积相匹配、提高重构3D图像的成像质量、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高等职业学校的壮大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及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教学质量是学
应用相关向量机对珊瑚混凝土小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和预测,与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比较发现:相关向量机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避免了神经网络易出现的过拟合现象,不仅
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健康,消费观念正从“生存型”向“健康型”逐渐转变。而绿色食品安全、营
一、青花瓷的来源  瓷器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至今仍然是个谜,有人认为在商代就有,还有人认为在秦朝才有,更有的人甚至认为瓷器在我国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  作为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的瓷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喜欢,记得在我懂事时,我看到过古时候出土的瓷器文物,当时我还不太懂什么叫瓷器,只是看着觉得很稀奇,有个专家说这就叫瓷器。我觉得十分纳闷,因为这瓷器与现在的瓷器不一样,它十分的粗糙,就是表面
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素质教育,护生是护理专业健康发展的后继力量,护生实习阶段是其走上工作岗位的关键时期,了解护生的人文素质状况,探索适合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基于大学课堂教学具有学术性、探究性、学生主体性等基本特点,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入手,建立新的活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也日益重视这一变化,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