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无人机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以其高智能性、成本低、适应能力强、易操作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一些应用环境中,利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部署方便等优点,将微型基站搭载在无人机上作为临时信号收发系统,可以对信号缺失的地面目标提供通信支援服务。但是由于单架无人机覆盖范围和功率有限,需要通过多无人机协同覆盖的方式,来提供对较大范围内更多用户的实时通信支持服务。本文研究利用多无人机协同覆盖对地面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人机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以其高智能性、成本低、适应能力强、易操作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一些应用环境中,利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部署方便等优点,将微型基站搭载在无人机上作为临时信号收发系统,可以对信号缺失的地面目标提供通信支援服务。但是由于单架无人机覆盖范围和功率有限,需要通过多无人机协同覆盖的方式,来提供对较大范围内更多用户的实时通信支持服务。本文研究利用多无人机协同覆盖对地面未知目标提供临时通信支援服务。首先,通过多无人机协同搜索目标获取到场景中的目标位置信息;其次,利用目标位置作为先验信息,研究了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下的多无人机协同覆盖。该方法区别于传统覆盖算法的特点在于,不仅需要无人机的选址位置保证对目标的较高覆盖率,而且需要满足无人机间的实时通信距离约束,这样才能保证无人机间存在完备的通信链路,以便将地面信息共享到无人机集群当中。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在目标点位置信息未知等情况下,通过多无人机协同搜索无遗漏地完成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该算法将无人机飞行里程作为代价函数,通过优化分割子区域,将多无人机协同搜索转化为单机子区域搜索问题。论文介绍了沿不同方向分割任务区对无人机飞行里程的影响,并分析了等面积分割子区域算法以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无人机航带沿搜索区域最小跨度相垂直的方向作近似均匀分割。该方法解决了基于重心等面积分割只能分割出偶数个子区域的缺点,并且相对于完全等面积分割算法运行时间更短,搜索效率更高。分割之后向每个搜索子区域分配单架无人机进行扫描线搜索,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了有效验证。2.针对分布式控制无人机系统需要维持无人机间通信链路的约束问题,实现了一种新型最大覆盖模型下的多无人机选址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在以无人机间的极限通信距离为约束条件下将目标点划分为簇,通过在簇内完成对无人机的选址进而通过保持簇之间的联通即可实现全部无人机的联通。同时算法中通过提出无人机单机收益以及簇覆盖率等概念,在无人机数量较少的场景下,向簇外扩展无人机的选址,进而提升无人机的覆盖率。论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不仅能够保证各无人机间的通信联络,而且能够实现对目标的较大覆盖率。
其他文献
同步定位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在未知区域中实时获取自身定位和环境位置信息的技术。目前,单目SLAM存在建图稀疏的问题和运动较快时容易发生定位丢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基于特征点法的单目ORB-SLAM2系统进行改进,提升了系统建图的稠密程度和部分快速运动场景下的鲁棒性。本文工作如下:(1)针对单目ORB-SLAM2系
在驾驶员疲劳检测、教育和人机交互等应用领域,理解人类情绪的状态或者目的是必要的。由此,研究者向人脸表情识别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对于解决识别任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是强大且成熟。但是,当我们把上述理论应用于多姿态人脸表情识别任务时,依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事实上,不同姿态下人脸重要的局部区域会有所不同,而现有深度学习框架中的注意力机制对这些局部区域的鉴别性信息的关注度不足;另外,人脸表
近年来,各式成像设备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获取多种异源图像,将其整合并利用的前景越发广阔。图像配准技术是将异源图像拼接、融合等视觉任务提高精度的瓶颈和必要前提,也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作为异源图像中的两种经典多模态图像,因其所处光谱的不同波段及信息互补性,其图像配准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互补信息,减少场景目标的不确定性,提高后续图像分析的精度。然而,基于传统手工特征的配准方法往往对
在传统舌诊的过程中,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医师经验的影响,并且还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舌诊系统,该系统将传统舌诊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摄像头采集舌体图像,并由FPGA上实现的算法处理模块对舌体的颜色特征以及性状特征进行识别,并将诊断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凭借着FPGA高度并行化运算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并且该系统能耗更低、体积更小,更加便于系统的部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深度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和处理任务中。这些深度模型往往具有庞大的参数规模,普通医院与诊所难以配备相匹配的高性能显卡,使得在学术界中性能优异的深度学习模型难以部署到医院的设备上,无法为医生提供实时高效的辅助诊断结果。因此,如何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模型,成为近些年深度学习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结构化剪枝作为一种主流的模型压缩方法,因其压缩得到的模型有结构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提升。交通参与车辆的增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率提高,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智能交通网联化的研究成为了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实现智能汽车网联化的主要方式,是车载嵌入式固件通过自身通讯模组与平台或其他车辆进行通信,通讯模组可以通过4/5G或V2X等通信手段实现与外界的交互。V2X作为车辆间专用的短程快速通信手段,其效率与可
表面缺陷检测是指对物体图像中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与定位,能够辅助剔除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品,对于工业产品质量监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通常需要在无任何缺陷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对真实世界中的缺陷样本进行检测,但这会导致算法在缺陷区域的重建误差小,对缺陷区域定位效果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模型参数量庞大检测速度慢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范式的基于缺陷修正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在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电机转子的旋转将在旋转轴上施加一个交变的离心力,会加速转轴的磨损导致机器使用寿命缩短,并产生噪音、振动等现象恶化工作环境。因此,研究转子不平衡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动平衡机基本都是针对中大型转子,并且大多采用去重的方法进行动平衡;少数针对小型转子的平衡机也都是采用测试与校正分离的方法,精度低、效率低,无法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因此,急需研发一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仪器仪表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新型仪器研制成功,仪器的功能也日益丰富。然而,仪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增加了一些困难,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功能特性并从中选取适合相应场景的仪器。在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问答系统逐渐成为自然语言理解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将问答系统与仪器领域相结合从而提高人机交互效率成为发展趋势。然而目
随着现代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频谱资源如何高效的进行数字模块监测和处理越发重要,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频谱资源监测和处理都是不可或缺。专用模块的频谱处理实现方式而言,无论采用计算机、通用频谱芯片、FPGA内嵌算法模块都会存在功耗、速度、精度、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为了实现智能网络集成系统的实时性、小型化的研发要求,本文基于频谱感知平台,提出一种频谱处理模块的ASIC芯片解决方案。本文设计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