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及对策——以湖南省L县S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为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的稳定以及农村的现代化密切相关,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目前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利用效率低、受益者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极具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个案分析,探究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分析其内外原因,在比较我国城市与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基础之上提出解决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可供借鉴之路。   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效果参照,主要阐述了中国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及效果,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分析S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困境;第四章探究S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困境成因,即政府失灵、市场缺位、农村社区供给缺位与自愿供给缺位等。第五章提出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解困的建议,认为应从加大政府供给投入、鼓励和引导市场参与供给、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供给中的作用、鼓励自愿供给和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法律保障体制等方面着手,破解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题。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多元化,国有、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并成为
学位
城镇化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发展进程将影响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同时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又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的城镇化,它属于时空压缩
上个世纪70年代,“第三部门”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后,各种非营利组织方兴未艾的发展了起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