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家梁矿装载硐室泥质围岩力学特性与加固技术研究

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朔南矿区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巷道及硐室分布在泥质围岩中,而泥质围岩遇水极易膨胀软化破碎,给深埋于泥质围岩中的大断面硐室支护带来较大困难,本论文以麻家梁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加固工程为背景,综合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就装载硐室泥质围岩扰动前后力学特性、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泥岩水化试验、峰后围岩注浆加固试验,获取泥质围岩扰动前后围岩力学特性,研究表明:①泥质围岩单轴抗压强度为14MPa,软化系数为0.2~0.6,抗剪强度小于3.4MPa,抗拉强度为0.5~1.0MPa,属软岩。②泥岩遇水后易发生崩解破碎,随时间延长,破碎程度逐渐提高,强度逐渐降低,水化3天后强度就下降75%。③峰后注浆残余强度均提高,泥岩、砂质泥岩峰后水泥浆加固后残余强度分别提高至原来的1.3倍和1.4倍,化学浆加固后分别提高至原来的3.3倍和3.5倍。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应用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估算出扰动前后围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参数,为数值计算提供依据。基于围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分析,提出了“围岩预应力锚索支护、壁后破碎带化学注浆,结构钢筋混凝土补强”联合加固方案,对加固参数进行理论设计,并得到数值模拟初步验证。通过麻家梁矿的加固实践和工程监测可知,锚索受力为76.9~131.7kN,周边位移为-1~1mm。加固后围岩与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提高,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继续变形,说明本文的分析方法和加固技术可行。最后,基于以上数值分析方法,对硐室稳定性影响因素如岩层特性、地下水、硐室结构形式及永久支护强度等进行研究,得出岩层特性、地下水是影响泥质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而永久支护强度对装载硐室稳定性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污泥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0多座包围在垃圾之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小于25%,未经处理处置的垃圾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所以如何更好更经济的实现垃圾、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减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岩土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往往这些数据为工程单位单个项目分析所用或者作为档案资料存储起来。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往往隐藏着许多未被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长距离、大规模、精度高、长时间连续测量的特点和优点,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以光纤为基本传输介质和传感介质,体小质轻、防水防腐、抗电磁干扰。对于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