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D+转运系统的大肠杆菌胞内辅因子调控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参与胞内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在内的多种生物过程,因此胞内NAD(H)水平受到严格调控。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辅因子调控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尚不了解胞内NAD(H)浓度阈值,并且难以向胞内输送NAD(H),制约了辅因子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和可预见性。本论文将来源于衣原体Protochlamydia amoebophila UWE25的NAD+转运蛋白NTT4引入大肠杆菌,通过改变胞外NAD(H)浓度精确调控胞内辅因子水平,确定胞内NAD(H)极限浓度,并将其应用于提高全细胞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效率。   首先通过大肠杆菌静息细胞转运以及NAD+生物合成途径阻断驱动转运策略验证了NTT4的功能。发现胞外NAD+对大肠杆菌DH5α、DH10B和AS1.156.6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确定了其效应基团为AMP部分,而对BW25113生长基本没有影响。   通过预先表达NTT4,阻断NAD+生物合成关键基因nadE或nadD,构建了NAD+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YJE003和YJE004。并利用YJE003确定了胞内NAD(H)浓度阈值,为野生型细胞的4.4%-960%。发现胞外NAD(H)差异不仅能改变胞内NAD(H)水平,还能调控胞内氧化还原态。   发现辅因子再生对全细胞催化甘油氧化生产二羟丙酮(DHA)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辅因子高效再生基础上,表达NTT4将胞内NAD(H)浓度和DHA产量分别提高44%和58%。在摇瓶水平,DHA最高转化率达到84%,生产强度达到0.42 g/gDCW/h。
其他文献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因其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一直以来被称为“绿色水库”。天山山系作为划分南北疆的中间山脉,作为南北疆气候差异明
提高分析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一直是分析检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分析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提高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测定环境有害物、药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还能够促进相关分析测试仪器的开发。本文分别研究了局域型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检测方法和电化学分析检测法的增敏方法,并分别建立了针对汞离子和两种功能性小分子的敏感检测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和晶种生长法合成了七种金纳米球(AuNPs)和
会议
and
我国是石油短缺、煤炭储存量相对较大的国家,为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开发煤直接液化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以及经济意义。由于煤在直接液化过程中转化不完全,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液化
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气驱提高的原油采收率可占原油地质储量的13.1%,其中50%适合注入CO2驱替。CO2注入油藏如果能够与地层中的原油达到混相,将可以使CO2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