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生产方式、社会分工的调整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开始瓦解分化,而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以及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兴社会阶层破土而出,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他们的民主意识较强,政治参与诉求欲望较大,因而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转型,加速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群众基础,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另一方面,阶层结构的不成熟影响政治稳定,增加了无序的政治参与,拉大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因此,合理对待和引导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立足于政府治理的宏观视角,通过对新兴社会阶层的理论界定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试图解释这一阶层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政治和社会角度提出了积极引导新兴社会阶层,促使其对政治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