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分析及综合效益评价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几年,随着廊坊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研究廊坊市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及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对科学确定该区域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廊坊市区城乡结合部的南尖塔镇、北史家务乡和北旺乡为研究区域。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城乡结合部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收集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经济、规划等资料,从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强度、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对比、耕地保护及其现状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分析,经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式的探讨与分析,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案,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对优化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  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在适合居住的聚居区推进村庄整治,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提高耕地质量;适度撤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和新农村居民点,提高乡村用地的集约节约度;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使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升级路网结构,促进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机场连接线等的建设,以实现空间布局优化。  (2)根据测算,在扣除城中村改造、近郊区、远郊区土地整治投资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426584万元,新增耕地427.08hm2;通过村庄、工矿仓储用地整治产生2656637万元的经济效益。  (3)通过城中村改造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586.27hm2,通过近郊村迁入城区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156.34hm2,通过远郊迁移合并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427.08hm2,通过工矿仓储用地整治共减少占地166.25hm2,为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同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4)通过土地空间优化,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使农田耕作界面平坦,水系通畅,护林防风,防治水、大气污染,优化农田区域小气候;村庄的生活垃圾、污水等得到集中有效处理,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对廊坊市南尖塔镇、北史家务乡、北旺乡三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调整方案,实现空间布局优化,综合效益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廊坊市区用地规模确定以及城乡结合部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期刊
建材行业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庞大产业,由于新建住宅建设和非住宅建设的较高需求,近几十年来年水泥销量继续增长,水泥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质量。提高中国水泥基材料生产与使
气动人工肌肉既具有清洁、质量轻、价格低、易维护等气动元件的优点,与气缸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功率/体积比和功率/质量比,并且由于其力—位移关系特性与人类肌肉特性相似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