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紊乱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50岁以上具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代谢紊乱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进展的相关性,来明确促进BPH临床进展的相关代谢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工作中积极监测、控制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BPH发病率,预防疾病进展,提高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50岁以上具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患者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本次研究从调查资料中选取下列指标:(1)与代谢因素相关的检查资料:身高、体重、BMI、血脂(TC、TG、HDL-C、LDL-C)、空腹血糖(FBG)、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载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血压;(2)与BPH相关的检查资料:下尿路症状(LUTS)出现时间、PSA、前列腺体积(PV)及其年均增长率(PG)、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IPSS及QOL评分结果。分别根据代谢紊乱因素个数与前列腺体积分组,并结合MTOPS中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按代谢紊乱因素个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后显示,随着代谢紊乱因素个数的增加,前列腺体积及其年增长率均呈增长趋势(F=219.672,p<0.001);同时,在不同分组之间,PSA、PVR、Qmax以及IP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照MTOPS中的5项BPH临床进展因素,276例患者中共有248人(89.86%)具有至少1项进展危险因素,所有危险因素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显示,具有PV>31cm3、Qmax<10.6ml/s、PVR≥39ml三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在随着代谢紊乱因素个数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01)。3.根据276例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中位数PVm=47.01cm3,将其分为PV≤47.01cm3组和PV>47.01cm3组,两组间比较显示,体重(p=0.019)、BMI(p=0.002)、TG(p=0.004)、FBG(p=0.003)、代谢紊乱因素个数(p<0.001)具有显著差异性,且上述指标均数在前列腺体积较大组明显较大。4.PV>31cm3与MS(OR=0.269,CI:0.094-0.768)、BMI(OR=3.138,CI:1.340-7.350)、高血压(OR=1.956,CI:1.061-3.608)、TG(OR=2.950,CI:1.323-6.577)具有明显相关性。5.Qmax<10.6ml/s与MS(OR=0.385,CI:0.158-0.939)、TG(OR=3.468,CI:1.799-6.687)、FBG(OR=1.228,CI:1.034-1.459)具有明显相关性。6.PSA>1.6ng/ml与BMI(OR=2.048,CI:1.009-4.156)、TG(OR=2.622,CI:1.298-5.297)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1.随着代谢紊乱因素个数的增加,前列腺体积及其年增长率均呈增长趋势,提示代谢紊乱因素的聚集程度越大,BPH病程进展越快。2.前列腺体积>31cm3、Qmax<10.6ml/s、残余尿≥39ml三项危险因素比例随着代谢紊乱因素个数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提示上述三项危险因素对BPH病程进展的决定性作用。3.PV>31cm3与MS、BMI、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合Qmax<10.6ml/s与MS、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提示上述代谢紊乱因素对前列腺体积增大和膀胱功能下降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发挥重要作用,但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4.临床积极监测并及早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BPH发病率,预防疾病进展,提高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生殖
目的: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检测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SPHK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探讨二者
介绍了电厂和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及顺序控制的工程应用背景,提出防误闭锁和顺序控制微机实现时规则库设计的类似之处。详细阐述了微机防误闭锁和顺序控制的设计要求及实现方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血钠浓度与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
目的:   探讨NICU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0年8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ICU的95例急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细胞黏附分子CD15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级、肿瘤的体积、分化程度、肿瘤的转移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