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伸臂加强层阻尼体系的风振控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建筑结构的刚度和阻尼变得越来越小,导致结构地震和风振效应愈加明显。传统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加强层等增加结构侧向刚度的方法来抵御地震荷载及风荷载,但同时引起了结构刚度和内力的突变,并易形成薄弱层。因此,通过附加控制装置来减小水平荷载引起的结构响应已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层阻尼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耗能减振系统,将加强层与外框架柱断开,利用两者之间较大的位移差来布设粘滞阻尼器,具有非常良好的减振效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伸臂加强层阻尼体系的新的简化模型,从振动控制和加强层两个方面对其风振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其位置优化的实用算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本文考虑周边框架对核心筒的约束作用,将核心筒简化为底部固支的铁木辛柯梁,并推导出该控制系统的运动学方程。通过模型参数分析,初步了解了这一新型减振体系的主要特性,并对带单个伸臂加强层阻尼体系的某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算例表明,加强层阻尼体系在结构风振控制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控制效果。其次,将加强层阻尼体系的风振控制效果与传统加强层结构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根据两种体系在风振控制中的特性,基于“有限刚度”加强层理论,提出了带多个加强层与加强层阻尼体系的抗风结构。数值分析表明,当结构整体刚度不足时,带多个加强层与加强层阻尼体系可以在风振控制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表现。最后,基于结构拓扑优化理论,根据加强层和阻尼器位置优化的一些理论,并结合加强层阻尼体系的特性,提出了多个传统加强层与加强层阻尼体系的位置优化实用算法。算例分析表明,相对于逐步逼近法得到的最优布置,该算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可以和最优布置获得几乎一样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FTTH产品进行了概述,并选用比较主流的pHEMT放大器MMIC芯片AE342a及衰减器芯片SMP1307-027LF,设计了一款带有AGC功能的FTTH光接收机产品,并对其增益、噪声、CTB/CS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带开环短路双模谐振器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该滤波器的短路枝节线原理是将四分之一波长基波或谐波进行模式分裂.在中心频率附近形成所需要的两个
  本文基于开路支节加载的E型双模谐振器实现奇偶模的分裂,并对其模式分裂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感性源负载耦合,在滤波器的下阻带引入新的传输零点.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中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正交多项式功放预失真模型的构建,给出了正交多项式组的推导方法,并提出了利用高斯列主元法来提取逆
  本文对微带平行耦合微带带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一中心频率为30.5GHz,带宽为13%的Ka波段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使用ADS得到初步参数,利用HFSS进一步优
  宽带微波带通滤波器作为通信系统重要的无源器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设计了一种2-4GHz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使用微带阶跃阻抗谐振器和微带环形谐振器构成多模
  本文以具有单个传输零点的低通滤波器电路为原型,通过合理安排LTCC内部元件的位置,有效地利用了结构内部的电磁耦合,在不过多增加滤波器阶数的前提下,达到了带外抑制度高、抑
香菇(Lentinus edodes)又称为花菇,香菌,香蕈,冬菇,香菰,属真菌门(Eumycophyta),侧耳科(Pleurotaceae),香菇属(Lentinu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气沁脾
  本文结合基片集成波导和双模滤波器两种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带通滤波器.滤波器通过TE201和TE102两种模式耦合,产生一个传输零点,改善了阻带效果.中心频率为34GHz,相对带
  本文在集总参数网络设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一种可调并联谐振带通滤波器,它在整个可调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通带和阻带特性,带内插损小,阻带抑制度高,可实现快速切换。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