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M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强韧性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研究工作的推进,TBM的研制工作尤为紧迫,国内外相继开展了不同焊接方法的研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被选作是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包层模块(DFLL-TBM)的首选结构材料。本论文主要针对CLAM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展开研究。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焊缝硬度高、强度高、塑性差,焊后应力大,导致接头承载能力下降。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接头,并应用于TBM的研制中。   1)开展了焊接接头中母材和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研究,获得了CLAM钢母材以及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获得了CLAM钢母材以及焊接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图,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图中存在铁素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微观组织显示铁素体组织呈等轴状,马氏体组织为板条状,冷却速度对板条形态影响不明显。CLAM钢母材获得铁素体组织的临界冷却速度为10-12℃/min,Ac1、Ac3温度分别为851℃、920℃。焊接热影响区获得铁素体的临界冷却速度为60℃/min,组织中未发现高温δ-铁素体组织,Ac1、Ac3温度分别为862℃,922℃。   2)开展了CLAM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以及性能研究,焊缝为典型的板条马氏体+δ-铁素体双相组织,硬度为母材的两倍,冲击吸收功仅为母材的13%,典型的脆断断裂,焊缝中淬硬组织和δ-铁素体组织的存在可能是导致焊接脆断的主要原因。   3)在此基础上对焊接接头开展了一系列的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优化以达到改善接头整体性能的目的。综合考虑强韧性,焊后热处理温度为~760℃,冲击韧性可以达到母材的19%,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值为分别为母材的82%和90%,是一步法中的优选的热处理参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接头的性能,将接头完全奥氏体化后,分别进行了720℃、740℃、760℃回火处理,740℃回火条件是两步法焊后热处理中优选的热处理参数,同时该条件下焊缝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达到了母材的80%。980℃正火,740℃回火可以获得综合强韧性较好的焊接接头。
其他文献
八十年代以来,第三代汽车冲压钢板-超低碳系列产品在国际上成为该领域生产和研究的中心,而IF钢的铁素体区轧制是近年来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工艺,该文是结合与宝钢合作的课题《超
中国已承担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项目TF(Toroidal Field)导体,PF(Polodial Field)导体的生产,ITER导体主要由Nb3Sn和NbTi超导股构成。超导
本文熔炼了两批多晶合金:Ni50Mn38-xIn12+x(x=0,0.5,1,1.5,2,2.5,3,3.5,4)与Ni50-xMn37in13 Cox(x=0,1,2,3,4,5,6,7)。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装配其
与常规铝合金相比,Al-Li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的特点,几十年来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集中在Al-Li-Cu-Mg,Al-Cu-Li和Al-Mg-Li系合金.该文对不同成分的Al-Li-M
铠装电缆导体CICC(Cable in Conduit Conductor)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应用于大型超导磁体上的主要导体形式,国际上正在兴建的装置上全部应用这种导体。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家
学位
炭浆法(CIP)提金工艺已在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部分黄金随碎炭流失的问题妨碍其 优点的充分发挥,磁性炭浆法(MCIP)提金新工艺是以磁性活性炭代替普通活性炭,利用磁选机回收载
该文主要研究模具型腔和初始坯料尺寸对锻挤过程金属材料流动的影响和应力、应变分布状态,以及模拟软件的开发.论文第一部分阐述刚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和有限元前后处理的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