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织之一,为学生运用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增进健康、提高素质、锻炼综合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在目前高校扩招,学校各种资源相对短缺,学生面临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重脑轻体的现实状况,高校体育俱乐部出现了参与人数少,志愿者工作不积极,组织生存时间短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状况,本研究借助社会学、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构成要素,衡量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发展水平,进而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高校体育俱乐部对现有组织成员和潜在组织成员所具有的稳定力、内聚力和号召力即组织吸引力。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构成要素包括文化吸引力、结构吸引力、活动吸引力、条件吸引力、绩效吸引力等五个维度。文化吸引力维度包括组织氛围、组织传统和社会声誉三个构成因素,反映的是俱乐部内部环境和外部评价对学生的吸引。活动吸引力维度包括项目设置、常规活动、赛事活动和社交活动四个构成因素,反映的是俱乐部活动安排对学生参与的吸引。结构吸引力维度包括组织目标、组织制度、组织管理三个构成因素,反映的是俱乐部组织管理对学生参与的吸引和对俱乐部成员的稳定。条件吸引力维度包括俱乐部场地条件、设施条件、运动指导条件三个构成因素,反映的是俱乐部软硬件条件满足学生进行俱乐部活动的水准。绩效吸引力维度包括参与者是否获得锻炼效果、获得组织归属感、获得社会尊重三个构成因素,反映的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俱乐部所能得到的身心满足以及社会认同。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得知,提升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吸引力可从:构建健康的组织文化;改善活动组织方式;完善体育俱乐部组织结构;优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条件;提升体育俱乐部组织绩效等五大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及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