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资丘镇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研究日益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资丘是长江流域著名的“长阳人”故乡,也是长阳土家山歌、长阳南曲、撒叶儿嗬“三件宝”的发祥地。资丘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土家族特色,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价值。保护传承本地民族非物质文化,能增强本地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并能带动本民族地区和民族成员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资丘从1976年开始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他们主要采取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及传承人普查等措施,并整理资料,进行档案式管理,每年举办大型的民族文化艺术节,并颁布了保护传承的有关条例,走上了法律的保护道路,建立了“保护区”,形成了“保护区”的模式,提出了“原生态”保护传承的观点,并开始走民族教育保护传承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道路。这些举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问题依然存在:传承渠道不畅,民俗流变冲击大;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缺乏自觉,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资丘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民族教育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脱节。民族教育与非物质文化存在着互动关系,但往往被人们忽视,通过民族教育的手段保护传承本民族非物质文化,能使这些民族文化很好的内化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灵魂里,使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和文化基因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为民族文化的“杂交”打下基础,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这正是民族教育的特殊功能所在。民族非物质文化在民族教育领域的活跃,能在民族教育的观念、制度、目的、管理、内容等方面促进民族教育的整合,实现民族教育的新发展。非物质文化、民族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民族成员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的发展。构建二者的互动机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的新途径,同时也能促进资丘民族教育的整合和改革,使民族教育上到一个新的台阶,实现民族教育双服务的优质化:民族成员的最大发展,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1例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眼睑皮下眼轮匝肌内 7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 ,每个点注射 2 .5U ,伴有面肌痉挛 9例追
对不同坡位、不同土层厚度的鹅掌楸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坡、中坡立地条件较好地块的生长量无论是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均大于上坡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各种生
当今中国的人类学者更多的是应用历史记忆于研究对象中,但是,对于历史记忆究竟在人类学的哪些方面产生可值得探讨的影响则缺乏更多的理论研究。本文认为,历史记忆有利于人类
由于现代传媒文化的影响 ,文化表演被置于一种跨文化的场域中 ,被无限放大和仪式化、戏剧化 ,使日常生活方式的呈现具有了一种文化表演的性质 ,其中体现了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
在前代边塞诗发展基础上,汉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背景下,大雁意象契合盛唐特定的时代氛围,成为了盛唐边塞诗中的典型意象。这种意象表现了边塞诗人怀乡思归、情爱相思、离愁别
为了改善燃油泵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NVH)性能,提高燃油泵声音品质,开展了燃油系统旋涡泵压力脉动的控制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会成功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发出的告诫,也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
在当今的工业领域中,数控设备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自动化设备之一,同时它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随着加工产品复杂性的提高,对数控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