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联储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美元在需要的时候贬值,从而赖掉债务并让某些国家损失大量的外汇储备,或者通过扩大两国的利差,使美元回流从而可能引发某国的货币危机。因此,我国继续推行实质上紧盯美元的汇率制的话,对我国的经济是一种很冒险的做法。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弃紧盯美元政策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增强了我国汇率制度的独立性,迈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化的第一步。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需要均衡汇率作指导。否则就会发生汇率错位的现象。汇率错位是汇率走势偏离基本经济要素的一种不合理变化的现象。长期的汇率错位或汇率失调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对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带来不利影响。汇率失调破坏一国宏观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目前均衡汇率理论有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均衡汇率理论、基本均衡汇率、行为均衡汇率。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向量自回归检验的计量方法,采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方法,选取基本经济变量生产率、开放度和贸易条件对1980年-2005年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测算,得出此期间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错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现象。接着运用协整检验和最小二乘法检验结果分析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低估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此阶段的低估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对我国净出口也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带来就业量的增长,负面影响是汇率低估会引起我国物价的上涨。因此,我国存在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现象对我国整体经济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而且物价的上涨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宏观手段得到控制。对于汇率的低估,我们的汇率制度改革保持持续性、渐进性、稳定性原则,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汇率的稳定即可。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认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应该让汇率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形成,而不能再将汇率政策融入太多的政治因素,应该让汇率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调节的作用。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分阶段地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另外,汇率管理当局应用均衡汇率理论计算的均衡汇率参考对其进行修正。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从人民币汇率是否错位以及错位的原因及影响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建议,为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纠正提供了具体措施。并为决策部门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