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镧系稀土掺杂ZAO系块体陶瓷及薄膜(简称ZAOR陶瓷)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和光致发光性能,开发了稀土掺杂CaO:ZAO块体陶瓷(简称ZCAO),研究了ZCAO陶瓷的介电、红外发射率及发光性能。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了轻稀土(Y3+、Ce4+、Pr2+/Pr3+和Nd3+)和重稀土(Sm3+、Eu3+、Gd3+、Tb4+/Tb3+、Dy3+、Ho3+和Er3+)掺杂ZAO块体陶瓷,稀土含量≤0.92at%的ZAOR陶瓷的发射率在0.927~0.958之间,Ce4+、Sm3+和Er3+降低了ZAO陶瓷的发射率,其它稀土均提高了ZAO陶瓷的发射率,轻稀土掺杂的ZAOR陶瓷的发射率比重稀土大。在紫外线激发下,所有稀土离子均能增强ZAO陶瓷的绿光和黄光发射,与ZnO基质存在能量传递,观察到稀土离子因交叉弛豫过程引起的荧光浓度猝灭现象。Ce4+和Er3+对ZAO陶瓷在可见光范围的发光峰有特殊地增强作用,并观察到Er3+绿光发射带有能级劈裂现象。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铝合金(2024)和石英玻璃表面制备稀土Dy3+、Ho3+和Er3+掺杂ZAO薄膜。讨论了溅射功率、薄膜厚度以及稀土掺杂量对石英玻璃基ZAOEr薄膜结构和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的影响。ZAOR薄膜的发射率在0.810~0.856之间,热处理降低了石英玻璃基薄膜的发射率,ZAOEr薄膜退火后获得的最小发射率为0.765。Al合金基ZAOEr薄膜的发射率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发射率为0.169~0.578。ZAOR薄膜的发光强度比块体陶瓷弱,发光机制也略有不同。稀土Nd、Ho、Dy和Sm掺杂的ZCAO陶瓷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较高的介质损耗,稀土掺杂增强了ZCAO陶瓷的蓝光、绿光和黄光发射。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提高了Nd-Ho共掺ZCAO陶瓷的介电常数,降低了其介质损耗。稀土掺杂的ZCAO陶瓷中出现了CaO和CaAl2O4新相,CaCO3并未完全分解。在1250℃下保温2小时,Nd-Ho和Dy-Sm掺杂的ZCAO陶瓷的最大介电常数εr分别为9.52和8.5。稀土掺杂的ZCAO陶瓷的红外发射率为0.955~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