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外侧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比较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2年05月-2014年0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6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32例(51.6%),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经胸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30例(48.4%),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1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min)、ICU重症监护时间(h)、术后呼吸机呼吸时间(h)、术后住院天数(d)、术后引流量(ml)、切口长度(cm)及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小切口组)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常规组)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观察指标对比: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61.7±18.6)min)vs(51±3.8min)],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重症监护时间分别为[(16.1±7.3h)vs(28.0±12.1h)],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6.5±2.5)vs[7.8±3.6h],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5±1.5d)vs(9.8±2.8d)],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27.3±122.6ml)vs(508.0±135.5ml)],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切口长度分别为[(6.9±0.9cm)vs(15.5±1.9cm)],两组方差分析比较, P<0.05;正中胸骨切开术后2例发生局部切口液化,伤口延期愈合。右胸外侧小切口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均无气栓、气胸、体外循环栓塞等有关并发症。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可靠安全,操作简单。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较快,切口小,创面较小,出血少,较为美观。推荐作为ASD修补的标准方法,尤其是女性患者。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面对能源危机这一世界性的问题,科学家们研发了以车载电源为动力,以电机驱动行驶的新一代客车,即电动客车。电动客车与传统客车相比较,最为突出的优点在于使用了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