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华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痹病经验探析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ha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导师冯兴华教授,何夏秀主任医师、曹炜副主任医师的悉心指导下,对冯兴华教授运用古方“身痛逐瘀汤”治疗痹病的临床经验进行初步探析,并结合中医对身痛逐瘀汤的认识及冯兴华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痹病的验案对冯教授经验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中医关于痹病血瘀证的认识及身痛逐瘀汤在风湿病中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冯兴华教授对痹病血瘀证认识冯教授潜心致力于痹病临床、科研及教学40余年,关于痹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诊断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冯教授认为痹病既可由外邪侵袭,内外因相互作用产生,又可单独由非外感因素所致。冯教授认为外邪侵袭,痹病日久、正气受损、脏腑内伤,禀赋不同,疾病出现寒热转化,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均为痹病的病理机制。冯教授认为痹病为慢性病,病程长,邪气痹阻、久羁不散、津液不足、正气虚弱、脏腑内伤,均会形成瘀血,许多痹病辨证上都会兼夹血瘀证。瘀血作为痹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病因引起进一步病理改变,其贯穿于病程的始终。临床上,血瘀证可单独的存在,也可与它证同存,且因痹病感邪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一,其形成的血瘀证亦有轻重差异,同时不同的痹病,其形成的血瘀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2冯兴华教授对身痛逐瘀汤的认识身痛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冯教授认为其源于《丹溪心法·痛风》中趁痛散,具有迅速显著的止痹痛之功,方子以桃仁、红花为君药活血化瘀;当归、川芎、地龙、香附为臣药,助君药活血理气;其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出自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使瘀去邪除,同时又不伤正;牛膝主要取其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扶正之功,羌活、秦艽祛风除湿散寒,辛散又能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四药为佐使之用;全方气分药与血分药共用,各药配合,共凑活血理气、通痹止痛,祛风散寒除湿之功。3冯兴华教授应用身痛逐瘀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冯教授在临床中治疗痹病血瘀证时擅用《医林改错》中身痛逐瘀汤,取其活血行气,祛邪通络之功。冯教授强调,在临证时应注意依据血瘀证兼夹风邪、寒邪、湿邪、热邪、痰邪、气血虚、阴虚、阳虚等证不同,瘀血轻中重程度不同及AS、 RA、 OA、 SS、回纹型风湿症等不同风湿病自身疾病特点形成的血瘀证不同,进行灵活化裁,加减运用,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不同痹病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本论文总结了冯教授运用身痛逐瘀汤临证、随病加减治疗痹病血瘀证的临床经验,并结合验案进行系统论述。4中医对于身痛逐瘀汤的认识综观身痛逐瘀汤原方,方用以桃仁、红花共为君,畅通一身气血;当归、川芎、没药、五灵脂、香附、地龙、牛膝共为臣辅,活血行气;秦艽、羌活为佐药,祛风、散寒、除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活血理气,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功效,治疗痹病痛久不愈,脉络瘀凝之证。其特点为以大队活血化瘀药明确主攻方向,联合少量理气、祛风除湿散寒药驱逐余邪,气血同调,瘀、风、湿、寒四因同治。中医对身痛逐瘀汤的释解为其治疗痹病瘀血疼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其他文献
宜兴紫砂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工艺,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成为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中外。数百年来,壶艺的传承夹杂着文化艺术的衍变,在继承传
介绍美国历史景观的相关概念,回顾历史景观保护在美国兴起的原因及其简要的发展历程,浅析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操作程序、组织机构,并以实例说明其具体的操作过
对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九五、九六级的武术专项运动员 2 5人在长拳自选套路练习时测定其心率的变化 ,从理论上研究长拳自选套路练习时供能特点。研究结果显示 :长拳自选套路供
姓名:72线EDO内存年龄:10岁以上所属人:我是收藏家主人的话:淘到了两条72线的EDO内存,这东西当年必须两条或四条成对使用,基本上算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了,倒退10年它绝对是垄
我国于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是基于客观认识与分析以往数学课程当中具备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几番审查而成形的。作为国家的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右侧技术 (右手投枪 )运作进行图像解析 ,获取相关运动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存在着最后用力准备阶段
物流变革是制药企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制药企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物流变革特点,分析制药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和物流变革的方向。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 ,学校体育是这项工程中的重要子系统 ,《纲要》的颁布 ,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体育应当以此为推动
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社会功能多元化的需要,本文概论了能覆盖整个城区、城郊和市域三个层圈的风景园林绿地系统,并强调这个系统的有机性与适应性应因地制宜地同时并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