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在此过程中,引入大量的国外先进的教学法。在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研究中,国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执教的教师在关注国外教学法研究的同时,对开创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未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本土化”的教学方法和运用音乐对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能力培养方面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偏少。那么,针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本土化和有针对性的研究稀缺这一现象,笔者选择了陈泽铭老师一系列的儿童音乐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将陈泽铭老师的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典型性的个案进行探讨,通过对陈泽铭儿童音乐教育教学在北京、福州、太原等地进行的相关教学实践(师资培训与讲座)进行了相关课程实况描述与问卷;对陈泽铭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所运用原理相关联的资料与国外几种著名音乐教育原理、多元智能理论、感觉统合理论等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陈泽铭儿童音乐教学的特点:1、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材研究与设计、教材音乐的创作;2、根植于本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乐曲创作;3、教学理念新颖,有针对性的运用相关教学方法培养儿童在听觉、语言、情绪控制、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沟通、协调等非音乐方面的能力和音乐方面的能力;4、教学模式灵活。陈泽铭儿童音乐教学方法中所提出的儿童音乐教学的八大模块教学法,便于教师选择性的进行模块教学;5、陈泽铭儿童音乐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操作便捷,易于理解与学习,是值得在幼儿园、亲子培训机构、大中专幼师学校中推广的。全文从陈泽铭学习经历着手,简单的介绍了陈泽铭的儿童音乐教学方法形成与发展过程,较为详细对其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编写的教材、教材音乐以及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并附有较为详细的教学实例。最后一章则通过对陈泽铭儿童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在理念与评价方面的讨论,更进一步的阐释出,陈泽铭儿童音乐教育研究所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因其儿童音乐教学方法融入多种先进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创新性,所以势必为我国儿童音乐教育者提供一个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幼儿教育机构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