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SET-LRP)来聚合丙烯酰胺(AM)单体,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在离子液体中合成了AM的均聚物,并且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聚合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以金属铜和三(2-氨甲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剂,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采用SET-LRP方法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AM的均聚物。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和配体的用量等实验条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RSM)对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引发剂用量为1.0mmol,单体质量分数为26%,反应时间为40min。2.介绍了配体Me6-TREN和五甲基二乙三胺的合成方法,并分别与催化剂Cu(0)作为催化体系,采用SET-LRP方法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AM的均聚物。通过考察配体种类、配体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e6-TREN为更适宜配体。3.以Cu(0)和Me6-TREN为催化剂,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采用SET-LRP方法在水溶液中分别合成了AM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考察了共聚反应的实验条件,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合单体的用量及两种单体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物的转化率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对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4.以离子液体为溶剂,Cu(0)和Me6-TREN为催化剂,2-氯丙酰胺为引发剂,用SET-LRP方法合成了AM的均聚物。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和催化剂的用量等,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5.在水溶液中采用SET-LRP方法,以Me6-TREN为配体合成的AM均聚物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水溶液浓度、温度、剪切速率、NaCl和CaCl2用量对聚合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ET-LRP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