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型、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D-2聚体等指标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检测,总结并分析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D-2聚体的相关性,为该病的证.治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收集12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病例组,128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临床表现(四诊合参)进行记录,并检测其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D—2聚体等指标。对所收集的数据以统计学处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12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38-89(68.30±10.15)岁,汉族101例,少数民族19例,病史1-8(3.94±1.47)年。中医诊断肺痿90例、肺痹12例、咳嗽10例、喘证8例。2.120例病患中挟感发作期患者51例,其中阴虚燥热伤肺型40例,痰瘀阻肺型7例,痰热壅肺型2例,气虚风寒犯肺型2例,慢性迁延期46例,其中男性27例(58.70%),女性19例(41.30%)。其中气阴两虚瘀喘型39例,气阴两虚痰喘型7例。重症多变期23例,其中男性20例(86.96%),女性3例(13.04%).其中阴阳两虚型14例,阳虚水泛型9例。三期均提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三期之间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3.病例组全血粘度1、全血粘度5、全血粘度30、全血粘度200、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全血粘度1、全血粘度200、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与挟感发作期、慢性迁延期、重症多变期分期呈正相关,全血粘度1、全血粘度5、红细胞压积与阴虚燥热伤肺型、气阴两虚瘀喘型、阴阳两虚型此三个证型呈正相关。4.病例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测定T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FIB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D-二聚体阳性数和对照组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T与挟感发作期、慢性迁延期、重症多变期分期呈负相关,FIB、D-二聚体与分期呈正相关;PT、TT与阴虚燥热伤肺型、气阴两虚瘀喘型、阴阳两虚型呈负相关,FIB与此三个证型呈正相关;而D-二聚体与分期及此三型都呈正相关。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诊断以肺痿为主,主要证型为阴虚燥热伤肺型,气阴两虚瘀喘型;该病呈现高血凝,高粘滞变化特点,即“瘀”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发病特点之一;高龄和男性是危险因素;“气阴两虚”为本,“瘀”为标是其主要病机,因此,治疗时应该注意益气养阴活血序贯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