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观在春秋战国城市建设中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进行研究的:   首先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著作中提炼一些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为春秋战国城市建设思想的论证打下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百花齐放的时代,很多学派提出了朴素的生态伦理观点,这些生态伦理观指导着古人在生产活动中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传统哲学的生态伦理观念,根源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生态关怀和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其智慧资源十分丰富,包含不同层次的内容,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个人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其基本涵义都是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统一。   文章充分肯定了城市建设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指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代表当时的社会礼制和等级观念,同时也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论文从城市的人口分布布局、城市的选址、道路规划、居住分区、规划体制、宫殿布局等等,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新的城市观念和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思想。   古人强调与天地万物相和谐,因此我国古人在城市规划中巧妙地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建设中,以这种生态观念为指导,注重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城市与自然共存。  
其他文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俞孔坚的《回到土地》中,他向圆明园的整治者们提出三个问题。第一,有钱缺什么?缺审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