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的金融交易都面临着利率风险。而利率衍生产品提供了控制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是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最活跃的市场。而最近几年,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也迅猛发展,反映了市场对利率风险管理存在旺盛的需求。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不断加深,利率风险的逐步显现,对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的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利率互换在利率衍生产品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论是从世界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来看。自2006年2月我国开展利率互换交易以来,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迅速增加。人民币利率互换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利率衍生产品,在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丰富投资组合、把握市场预期、提高盈利水平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投研人员等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以SHIBOR为基准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为研究对象,对2007年8月14日至2009年3月3日之间的利率互换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首先对利率衍生产品定价和利率互换定价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利率互换定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中性定价理论、STAR模型和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等。然后,对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人们对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互换利差是利率互换定价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国际上一般采用互换利差的方式来为利率互换报价。因此,我们首先实证分析人民币利率互换利差的影响因素。考虑到不同机制下各影响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同,文章采用了STVAR模型。在模型估计完成后,又采用基于Bootstrap法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互换利差的影响。既然人民币利率互换中包含了信用风险,我们就必须建立包含风险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模型。本文运用了两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来模拟利率互换的价格,在参数估计方法上,采用了极大估计方法。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人民币利率互换利差中包含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为了对风险进行量化,我们运用三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同时对人民币国债市场利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和利率互换市场利率进行模拟,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众多参数,最后得到流动性风险溢价和违约风险溢价的期限结构。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最重要的结论。首先,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发展势头迅猛。其次,确认了在样本期内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机制状态。在不同状态下,同一影响因素对利率互换的冲击不同。最后,在目前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过程中,采用互换利差定价法的话,可以以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考虑信用风险进行定价,而流动性要素相对违约要素更加重要,市场给予流动性风险以显著的风险溢价。总之,本文是在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领域的一次探索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前沿金融理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希望能给理论界和实际操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