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声诗》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半塘先生的《唐声诗》是二十世纪唐诗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它在众多的唐诗研究著作之外,为人们描述了唐诗产生的另一侧面,即相当一部分唐诗作为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歌词的情形。自1982年该书问世以来,不少学术工作者引用过其中的观点和材料。但《唐声诗》并非尽善尽美之作,因而全面考察《唐声诗》,对于探求文学史及文艺史之真相、澄清有关理论、整理文献资料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唐声诗》问世后,20年来,尚无人对其做专门的研究。本文对《唐声诗》进行专门的研究,充分肯定其理论创新与文献价值,并指出其理论与文献资料方面的局限,引发人们研究这些问题的兴趣,是学术发展的需要,应该也是任半塘先生的愿望。 本文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唐声诗》的理论创新与文献价值;第二部分论述《唐声诗》的局限,修正其部分理论,并对其引用的部分文献资料进行修订。 《唐声诗》的理论创新与文献价值:《唐声诗》从大量歌诗文本在产生之前的情形入手,以其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给人们展示了唐诗产生的另一种情形,丰富了人们对唐诗的认识,使唐诗许多特点的形成原因得到更加贴切合理的解释。它为后来者研究“声诗”打开了思路,引发了许多相关问题的探讨。它使人们对中国古代诗歌这一音乐文体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显得更加清晰,这不仅是二十世纪唐诗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整个音乐文体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唐声诗》既是一部学术专著,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它从专题入手,举凡有关唐声诗研究的资料,搜罗殆尽,给研究这一阶段音乐、文学的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不能不说是对音乐文献学的一个巨大贡献。 《唐声诗》理论上的局限:一、任先生把声诗断在唐五代,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唐有声诗,其他时代也有声诗。二、任先生以是否为近体作为判定是否为声诗的标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近体诗最便于入乐,但唐代有大量非近体诗歌。任先生所说的“举凡四、五、七言古诗,古乐府,新题乐府及杂言诗等,实际皆已无声”这一说法是大可商榷的。三、任先生断言声诗属俗乐,这是受阶级分析学局限,事实上一些歌词因俗乐所造,后来成了雅乐。笔者还指出,任先生首创“唐声诗”概念,并规定了其极严格的定义与判断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执行并不严格。 《唐声诗》下编所引部分文献资料进的修订:任先生在引用文献时,大多没有注明具体出处,有的地方存在明显的疏失,有的地方对原有材料的错误进行了修正,但没有言明所依何据。笔者对《唐声诗》下编所引用的材料进行了重新考 《唐声诗》研究订,或说明具体出处,或修正文字疏漏错误,或肯定任先生对原文的修正。
其他文献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项
论及明清女作家的文学创作胡适先生曾断言:“这三百年中女作家的人数虽多,但她们的成绩都实在可怜得很.她们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考量,无疑是基于男性文人立场的
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和先行者,戏曲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话剧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得力于他那广采博取的艺术胸怀.看戏、听戏、
造词就是创制新词,它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造词研究理应成为汉语词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综观汉语词汇研究的历史,不仅发现,就汉语造词问题进行的专门而系统的研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形式和建筑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业高速飞速发展,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也被带动的不断的提升.大跨度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日益盛行,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
在工程的测绘工作过程中,通过GPS测绘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效提升工程测绘的效率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工程测绘当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的实际情
吕祖谦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不拘门户之见,以综合各家学说为己任。他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南宋思潮的总趋势。同时,吕祖谦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相当丰富,除了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大势下,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土建施工作业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土建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工程的规模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进行相应的沉降测量和边坡测量,以此来
室内装饰前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只有对室内装饰前进行了充分论证、考虑,才能保证整个室内装饰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对施工前、施工后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