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乡会是民国时期兴起的以地缘为纽带的新型同乡组织。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沦陷区数百万人也随之涌入。各地旅渝同乡会本着为被难同乡服务的宗旨,纷纷开展救济难民、举办公益事业与联络乡谊等一系列活动。本文以抗战时期的浙江旅渝同乡会为研究对象,从浙江旅渝同乡会的设立、组织制度等方面概况,探究其现代社团特征;从对同乡难民的各种救济活动、救助家乡灾祸、联络桑梓乡谊等方面,探究浙江旅渝同乡会同乡互助功能的发挥情况;并探究浙江旅渝同乡会如何适应战时实际情形开展一些新的活动,从而总结分析抗战时期浙江旅渝同乡会的功能,探讨浙江旅渝同乡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本文主要以有关旅渝同乡会的档案文献为研究基础,以抗战时期的浙江旅渝同乡会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浙江旅渝同乡会的概况,主要包括浙江旅渝同乡会的设立、组织制度、组织机构、人员构成、经费情况等内容,指出其作为现代社团的时代进步性,并分析其成员构成的特点;继而通过论述浙江旅渝同乡会在救济慈善、联络乡谊、为同乡提供各项服务等方面的活动,指出抗战时期的浙江旅渝同乡会继承了传统的同乡互助功能;最后通过论述浙江旅渝同乡会抗战期间开展的募捐筹振、战时救济、慰劳抗战将士与救助伤残士兵、参与战时政治活动等方面的活动,说明浙江旅渝同乡会顺应战时需要发展了新的功能。通过总结分析抗战时期浙江旅渝同乡会各种功能的发挥,可以看到浙江旅渝同乡会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自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来,浙江旅渝同乡会以其优良的社会资源,对有效地发挥同乡会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便利和保障。抗战时期浙江旅渝同乡会除了秉承和扩大同乡互助的功能外,还为顺应战时需求以及满足旅渝同乡的需要,增加了以支持抗战为目的的战时救济功能,而这种种功能的发挥直接或间接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