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局部肝脏切除或全肝切除后进行肝移植被认为是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延长患者生存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HCC确诊后大多属于晚期、且由于全身的慢性疾病、肿瘤转移以及受医疗条件所限,整体的手术切除率仍不高。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不能行手术切除HCC患者的首选,但其远期疗效仍不如人意,究其原因,TACE所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目的探讨TACE术后急性肝功能损伤的原因、与化疗栓塞容积的关系,并且总结出安全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搜集我院介入科拟行TACE的HCC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年龄36~70岁,平均53岁;女性16例,年龄35~55岁,平均46岁。按Child分级标准:A级40例(66.7%),B级20例(33.3%),无C级。病例排除标准:既往肝脏手术切除病史,心、肺、肾等可能引起或加重肝脏损害的疾病,门脉癌栓,动—门—静脉分流。二、栓塞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将5F-Cobra导管送至肝总动脉行诊断性造影,以明确肝癌位置、数目、供血情况,再将导管(必要时加用微导管)选择进入肝左、右动脉,尽可能送至靶血管,在透视监视下,缓慢手推注入碘油(2—20ml)和化疗药(表柔比星20—40mg)混悬液,栓塞至碘油在瘤灶内沉积浓密或血流缓慢,DSA复查见肿瘤染色全部消失为止。如仍可见肿瘤部分染色,则加用明胶海绵(1/4—1片)碎解为细小颗粒(0.5—1mm~3)进行栓塞。三、评估指标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和术后第3天检查肝功能,记录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UN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数值。所有患者术后3天内复查CT平扫,观察碘油沉积范围。四、CT测量方法肝脏容积的测量:一名有经验的技师在横断图像上用鼠标手工描绘出肝脏的边缘,软件自动计算每一层面积,再乘上层厚就得到每一层体积,最后软件再自动累加每一层体积从而得出全肝容积。碘油-化疗药混悬液分布容积的测量:将肝脏区域设定为感兴趣区(ROI),调节CT值的范围(本研究选用100HU—500HU),使高密度碘油全部被包括,最后由软件自动得出被选中组织的体积。结果患者术后第3天TBil、DBil、UNBil升高,TP、ALB、PA降低,ALT、AST升高,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1。对不同栓塞材料、不同碘油用量、不同栓塞血管位置影响肝癌TACE后ALT变化的因素进行效应差异检验,碘油+明胶海绵栓塞组与单纯碘油栓塞组相比、碘油用量>10ml组与碘油用量<10ml组相比、栓塞三个或三个以上肝段组与栓塞三个以下肝段组相比,ALT变化程度显著。在单纯碘油栓塞组(40例),ALT的变化程度与碘油-化疗药分布容积呈较强的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_s'=0.6849,P<0.01;在碘油+明胶海绵组(20例),二者不具有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TACE所致的急性肝功能损伤与化疗栓塞容积/肝脏容积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并且与碘油用量、栓塞血管位置、栓塞材料有一定关系;只要术前严格控制适应症、术中适度治疗,TACE仍然是安全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