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施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随访,对比两种术式对老年人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患者意愿,对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承德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自2018.11-2019.11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中收集行TAPP术式患者60例和行Rutkow术式的患者60例,分为TAPP组及Rutkow组。TAPP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应用美国巴德3D max补片;Rutkow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应用意大利赫美H2T25补片。记录指标:1.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镇痛药物、有无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2.分别于术后24小时内(应用镇痛药物之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统计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3.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统计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的评分。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所有分析中,当P<0.05表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视为有意义。结果:1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麻醉意外及术中副损伤。研究中有14例患者失访(TAPP组6例,Rutkow组8例),共106例患者顺利完成随访及各项调查问卷。经过数据整理、分析后,结果如下:1.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比Rutkow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2.在术后24小时内和术后1周的VAS疼痛评分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术后24小时内和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小于Rutkow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3.TAPP组术后有5人应用镇痛药物,Rutkow组术后有9人应用镇痛药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应用镇痛药物方面无明显差异。4.TAPP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Rutkow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5.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的NHP量表评分比较中,两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Rutkow组;在精力水平(EL)、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在上述方面的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6.TAPP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NHP量表评分的自身对比中,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的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术前;在精力水平(EL)、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上述方面的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7.Rutkow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NHP量表评分的自身对比中,在躯体活动(PA)维度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utkow组在躯体活动(PA)方面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术前;在精力水平(EL)、疼痛(P)、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Rutkow组在上述方面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1.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均可以改善老年人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2.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的老年人能更早的恢复日常活动,承受更小的疼痛程度,获益更大。3.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短,但住院费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