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colitis 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是一种由慢性肠道炎症反复发作引发的结肠组织恶变疾病,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原因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认为是环境因素导致肠道免疫系统异常持续激活,进而维持肠道的炎性微环境,在造成结肠组织损伤和修复的反复交替过程中,诱导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突变,最终导致结肠上皮细胞的恶化癌变。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有关CAC的恶性转化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C/EBP-β(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β)是一种多向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既可以参加正常生理代谢,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肿瘤的发生和炎症相关疾病等。但是C/EBP-β在CAC这种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组织恶变的疾病中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尚未明确。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C/EBP-β基因敲除小鼠来研究C/EBP-β在CA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分别选用野生型小鼠和C/EBP-β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小鼠炎癌转变模型,相比于野生型小鼠,C/EBP-β基因敲除小鼠结肠部位的肿瘤数目和尺寸显著减少。我们进一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实验证明C/EBP-β通过以下通路:C/EBP-β→miR-31—IRASAl→CAC 在 CAC 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采用C/EBP-β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小鼠炎癌转变模型,探讨了 C/EBP-β在小鼠炎癌转变模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新治疗策略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