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中利益衡量的泛化及其规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cy_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衡量自引入我国以来,对法律实务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在实务中作为裁判方法还是在理论上作为法学方法,有关利益衡量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因各家多能自圆其说,以至于人们言方法必然利益衡量。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加,司法实践中利益衡量的适用却越来越分崩离析,利益衡量开始走向泛化甚至异化之倾向。究其根本,概因在利益衡量中,利益识别的“利益论”比衡量方法构建的“衡量论”更受到人们关注。而隐含在其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利益衡量的哲学基础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对利益的理解不同导致对利益衡量基础认识的不同。而利益本来就包含较丰富的内涵,由此演生的利益衡量千差万别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利益衡量理论基础的分立造成了现实中利益衡量分崩离析的现象。为了解决利益衡量的困境,让司法中利益衡量回归正轨,明确利益衡量的理论基础以及注重对“衡量论”的研究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司法中利益衡量有泛化的倾向,若放任其发展,必然会对司法权威与公信力产生极大冲击。因此,必须对利益衡量泛化倾向做相应的规制才能帮助利益衡量在司法中能得到正确适用。本文选择从行政案件中利益衡量的适用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其理论基础过于繁杂。学者们认为,利益衡量方法得以发展的基础除了黑克的利益法学之外,还有日本的利益法学、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法社会学以及对黑克利益法学修正而发展起来的评价法学等。不同的理论依据衍生出的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这也就导致了利益衡量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状态。原因之二在于利益衡量研究的主流方向在于利益划分的研究上,殊不知对衡量的考察也同样不能忽略。理论与实践的分道扬镳导致现实中利益衡量似乎有很多用武之地。而实际上,在利益衡量的概念中,“利益”的探讨只是一种本体认识论,“衡量”才是一种方法论。正如在“实现每一个个案的公平公正”的命题中,“个案的公平公正”一种本体,是静态的。而如何“实现”才是该命题的核心,是一种动态的方法论问题。因此,我们要围绕着如何实现来设计相关制度。同理,在利益衡量的命题之下,作为一种法学方法的利益衡量必须把重心放在“衡量”上。由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导言。本部分在于提出本文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我国司法中利益衡量泛化问题及其规制。随后阐述本文研究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从司法实践中利益衡量适用现状,发现利益衡量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并提出规制对策,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写作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司法中利益衡量泛化的现状。笔者通过对实践的考察,总结出我国司法中利益衡量存在量大面广的泛化现象,具体结合2019年裁判文书网发布的行政案件,总结出当下我国司法中利益衡量的使用频率已然偏高,在司法裁判中已经随处可见。另外利益衡量的使用领域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民商事领域与行政法领域,延伸到刑法、执行案件等各种案由。泛化的利益衡量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这些泛化的利益衡量在运用程度的不平衡以及功能泛化增加,并指出了司法中利益衡量泛化可能引发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司法中利益衡量泛化的原因。本部分首先分析我国司法中利益衡量泛化的理论原因在于利益衡量理论基础过于繁多,学者的研究各持一家之言,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其次利益衡量的泛化也存在诸多现实的原因,诸如一些制度上、社会舆论以及裁判者自身的原因,也导致利益衡量作为一种“黄金方法”频频出现。每一种法学方法都表明了对法律的看法,利益衡量的泛化实际源于利益衡量理论分立,理论分立又加剧实践泛化。司法中利益衡量的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利益衡量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各种姿态。长此以往,唯恐利益衡量成为了泛泛而谈之方法,丧失了原有意义。第四部分论述我国司法中泛化利益衡量在理论上的规制。首先是对各种利益衡量理论整合得出利益衡量实际上为了实现个案正义而基于司法判断的决策合理化的过程。最后对作为决策理性化的利益衡量理论可能出现的误区进行辨析。第五部分论述我国司法中泛化利益衡量在方法论上的规制。在明确利益衡量的目的是司法判断的决策合理化后。本部分旨在对利益衡量方法的构建,具体来说是一种理性利益衡量论。首先要明确衡量的前提、内容以及结果形成等相关要素;其次明确利益衡量应该如何处理正确处理利益问题。最后明确合理性对于“去泛化”利益衡量运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结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利益衡量作为裁判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弊端。正确使用之将有益于依法治国的推进,反之则会有损司法权威与公信力。在法治的道路上,每一种司法方法都需要认真对待。
其他文献
硅烯是一种由硅原子呈蜂窝状排列而成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无论在实验上还是理论上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硅烯基铁磁电极超导双势垒异质结中的量子输
黑木耳多糖因分子量高、粘度大等特点,为了提高生物活性功能与利用率常将其降解成低分子质量多糖。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H_2O_2协同技术对黑木耳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并且通过添加相对应的自由基屏蔽剂(叔丁醇(·OH)、四氯化碳(·H)、对苯醌(·O)、磷酸二氢钠(水合电子))来调节降解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与浓度,对黑木耳多糖的降解率有明显调节作用,但是屏蔽剂对降解产物的分子结构与构象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知名品牌,其果实香甜,皮薄质脆,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周边及阿克苏地区等。近年来,香梨因缺少营养元素导致的黄化病在其主产区普遍发生,当香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不同的生命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多数蛋白质通过与离子配体结合来执行功能,所以蛋白质—离子配体结合残基的准确预测对于蛋
单方选择性仲裁条款赋予特定方当事人选择权,由于双方当事人没有同等的寻求争议解决的权利,实践中单方选择性仲裁条款是否有效成为法院审查的重点。目前,各国法律都未明确规定单方选择性仲裁条款效力问题,立法上存在空白。从域外实践来看,各国法院对于单方选择性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有很大争议,随着实践的发展,出现了承认单方选择性仲裁条款有效的趋势,但条款本身“表面上”的不平等依然是影响其效力认定的因素。围绕选择权的
Kruskal-Katona定理是有限集上的极值组合学中的一个重要且经典的定理,它解决了一个有限集上的k元集系下影的最小规模问题,在组合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线性空间中类似的下影规模最小化问题进行探索,对二元域F2上的线性空间中的k维子空间族的下影的规模进行了研究,引进了散交系这一在线性空间中与子空间族下影规模密切相关的概念,并利用线性代数的方法得到了散交系的最大规模,从而最终确定出了所有规模不
巴中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区域内侏罗系千佛崖组地层发育完整,是有利的含油气层系。但针对千佛崖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不系统,储层的低孔低渗成因不清晰,给优质储层的预测工作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与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一样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一个罪名,在刑法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旨在处罚严重破坏社会和对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因此本罪放在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之后,作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兜底罪名以强调该罪的重要性。但是在司法实务中该罪被适用的次数越来越多,适用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涉及社会生活的领域也变得
本论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JRA-55)、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英国哈德莱(Hadley Centers)等提供的
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特色林果业成为新疆的优势产业,自平欧杂种榛在新疆引种栽培试验成功以来,已在新疆多地进行示范推广,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发展前景广阔。“新榛1号”是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