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天然橡胶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redie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丙烯酸酯类为原料,采用接枝共聚先自制吸油性能好且吸油速率大的高吸油性树脂,再以天然橡胶为载体,与制备的高吸油性树脂共混,选择合适的增容剂制备吸油性能较好的新型天然橡胶吸油材料。考察了高吸油性树脂的最佳制备工艺、增容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与NR的共混工艺,并分析了高吸油性树脂的含量、增容剂的含量、增容剂种类(NR-g-MAH和NR-g-MMA)及增容剂接枝率的不同对NR吸油材料的吸油能力、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动态力学分析(DMA)、及扫描电镜(SEM)对NR吸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SMA、BA、St为单体,悬浮聚合法制备的高吸油性树脂对不同油品的吸收能力是:四氯化碳>甲苯>苯>柴油,吸油率最高达到23.61g/g;对油品的保油率可达90%以上;吸油树脂的分解温度为333.7℃,在常温下使用极其稳定。证实了马来酸酐和MMA成功接枝到橡胶大分子上。NR-g-MAH增容吸油材料时得到的产品力学性能和吸油性能均优于NR- g-MMA的;在吸油材料组分配方相同时,增容剂的接枝率增大,吸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油性能增强;吸油材料的适宜配方为NR/吸油树脂/增容剂=100/10/5;该吸油材料对四氯化碳、甲苯、苯、柴油、机油的一次吸油率分别为:37.48、32.45、29.26、23.06、16.79g/g,吸油后的保油率达到85%以上;对四氯化碳的二次吸油率达到32.18 g/g,材料的重复使用性和保油性均良好。TG分析表明,吸油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在原吸油树脂的基础上升高,常温下使用更稳定;SEM分析表明,采用NR- g-MAH为增容剂时,吸油材料的界面分散性较好,说明增容剂有效改善了NR与吸油树脂的相容性; DMA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试验前期的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西兽医联合用药在羊瞒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养殖场患有羊瞒病的50头黑山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头。其中对照组黑山羊采取
猪疥螨病是接触性慢性皮肤病之一,由于猪皮肤内寄生有疥螨而导致。临床上病猪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点,严重骚痒,形成脓疱,又进一步变成结痂,还会出现脱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
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糯玉米杂交种‘申科糯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个不同的采收期下,糯玉米杂交种‘申科糯1号’产量和品质表现差异显著。随着采收期的推迟,产量
目前主流的评价搭配抽取方法以句法依存分析为基础,由于中文评价文本的不规范性,导致其句法分析结果不稳定,进而影响评价搭配的抽取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核心
双甲脒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实用的外用杀虫剂,常用于畜禽体外寄生虫的驱除,使用方法有喷、淋、涂、擦等。经常由于双甲脒使用不当,造成双甲脒中毒,抢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
<正> 在澳洲的谷埸上,广泛应用螺旋运输机,这种运输机能从不同角度(包括90°)提升谷物。虽然这种运输机应用很广泛,但在为确定最有效的工作参数值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却很少。制
概述了猪疥螨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并且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
研究背景:对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BPTI与人源型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rhKD/APP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战略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研究对经过基因重组技术筛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