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莫言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身体研究视角为主要理论切入点,在综合比较与谨严辨析的基础上对莫言小说进行整体上的重新解读,并试图回应莫言小说研究与批评中的诸多问题与争议。从1981年到2018年底,莫言创作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三十余篇中篇小说和八十余篇短篇小说,其作品以鲜明的感官意识、充沛的自由精神和粗粝的语言表达为特色,在当代文学舞台上独树一帜,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两极化的评价一直伴随着莫言小说:莫言小说在被瑞典文学院和众多国内外研究者高度认可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极端的负面评价。论者认为,突破了二元结构思维的身体研究视角作为一种包容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的批评视角,不仅是考察莫言小说创作“总问题”的关键切入点,同时也是回应莫言小说各种争议的重要途径。论文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身体视角下的莫言小说研究现状、中西语境下的身体理论资源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综述。身体研究颠覆了理性中心主义压制身体、无视身体的历史传统,坚持从身体的情境性与联系性出发去考察人的身体的基本境遇。身体研究视角融合了文化人类学、身体现象学、身体叙事学、身体政治学、精神分析学、性别研究、哲学阐释学、神话原型批评和伤残研究等批评视角的最新研究成果,广泛吸纳了各种以身体为研究中心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是一种极具包容性和延展性的综合批评视角。莫言小说所呈现出的感觉之敏锐、色彩之繁复和人物形象之怪诞等特质,都因他的小说总是从身体的感受性出发的缘故,莫言由此建立了真实而又荒诞的文学王国。尽管莫言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为数众多,但以身体相关视角深入考察莫言小说的研究成果比较欠缺,这使得本论文的写作极具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一章从感觉的觉醒与身体在场的角度考察莫言小说创作的发生学与叙事动力。笔者以身体研究视角入手,通过对莫言1981年至1984年小说同1985年前后小说进行对比发现,莫言正是将身体的感官性融入到创作之中后才形成了鲜明的创作个性。感官化与肉身性,是莫言小说1985年前后小说叙事明显的标志和特色。在对身体感觉的书写中,莫言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再现论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了个人价值观的“身体转向”,并体现出语言狂欢化和人物怪诞化的创作特质。围绕这一转向,本章通过对莫言成长环境与心理机制的透视,从知人论世和精神分析内外两个向度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动力进行了考察。“每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浅层动因,而超越压抑自我、实现个人潜能才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深层动力。具体到小说文本上,莫言则通过对欲望身体的标记和赋值实现了欲望身体的象征意义表达,欲望身体同样是莫言小说叙事的内在动力。第二章从生命诗学的角度对莫言小说中的身体意象、欲望话语和狂欢化诗学进行了探究,突出了身体与生命在价值层面上的意义与价值。莫言是“身体写作”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充满着鲜明的生命体验,这使他的小说成为“一个有气味、有声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莫言小说中不仅存在象征着生命力的积极意象,同时还存在大量丑恶甚至肮脏的身体意象,这些身体意象负载着复杂的意涵。在对欲望的身体进行考察时,论者对莫言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黑孩等人物形象进行了精神分析,肯定了莫言小说中欲望话语的独特价值及其反抗意义。结合弗洛伊德的泛性说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笔者对莫言小说中人物表现出的“生殖无意识”进行了考察。莫言小说中的民间身体体现出狂欢化倾向,这打破了理性与感性、美丽与丑陋、进步与退步、高尚与低贱之间二元对立的界限,莫言也以“大踏步撤退”到民间传统的方式实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层思考。第三章考察了莫言小说中的身体政治。莫言小说中的身体形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而是与权力之间形成了异常纠结和复杂的关系,表征着身体所经受的深重苦难及其背后的历史根源。福柯所开启的生命政治学说将身体置于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中探讨规训权力与人口政治对身体的巨大影响。不同于福柯探索“正常状态”下生命被保护、校正和扶持的生命政治,阿甘本侧重考察“例外状态”下的生命政治,同时德勒兹试图以身体的不断的“生成”来逃逸政治对身体的束缚,都体现了生命政治的不同向度。莫言小说对于身体政治运行的背景、机制和规律均有深入的体现,然而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作家,莫言也在表现身体政治运行机制的同时不断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解政治化”的写作。莫言小说以肉体生命对强大的身体政治体制进行着顽强的对抗,在多个层面显示出超越和逃离身体政治的生命关怀。第四章在女性主义和性别批评的视野下探讨莫言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女性主义批评与性别批评并不等同,二者都突破了男性中心主义,开启了人类对身体与性更为深邃复杂的探索。莫言身为男性作家,然而他却在小说中对男性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反思和忏悔,大胆地肯定和赞美敢于质疑与反抗的女性形象,更是塑造了深沉而伟大的大地母亲形象。也有观点认为莫言小说中依然潜藏着非常明显的男权主义思想,本章将对此问题进行集中论述。莫言在小说中对两性之外的“怪异者”和弱势者都投之以同情和理解的目光,这与性别差异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契合,体现出莫言对于生命真挚的热爱。以女性主义和性别批评考察莫言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超越性别身体,直面生命本身来探究生命的尊严与意义,更是莫言小说的重心和价值所在。结语部分进一步论述身体研究视角在莫言小说研究和批评中的价值和意义。莫言小说体现出的鲜明的感官特色和生命意识,以及莫言小说对于政治、权力与性别的丰富的呈现,使得身体研究视角是考察莫言小说意涵行之有效的内在视角。批评者往往在评论莫言小说时从单一的标准或立场出发,低估了莫言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具有延展性和批判性的身体研究视角正是回应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结语部分以身体研究视角对莫言小说进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