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强制浸润的柔性热管理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电子产品快速向微型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亟需开发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热管理材料(TMMs)以减少电子器件的热积累问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柔韧性好、易加工、经济实用等良好综合效果,已广泛应用于TMMs领域。然而,聚合物基体的本征热导率(λ)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在TMMs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λ,添加高导热填料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将聚合物和导热填料共混构建导热网络,但该方法易引起严重的相分离现象,且共混方法形成的导热网络一般是自组装网络,取向程度不佳。尽管存在真空抽滤、层压等方法能够构建连续密实的导热网络,但传统负压浸润工艺无法满足高黏度基体对密实导热网络的高效浸润需求。所以,我们提出了超声强制浸润方法(Ultrasonic forced infiltration,简称UFI),本方法可采用真空抽滤等方法先构建密实导热网络,再利用高频率、高功率超声振动将聚合物基体(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强制浸润到网络内部,从而得到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文章系统研究了超声时间、频率、振幅等因素对制品性能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的导热填料和聚合物基体,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导热聚合材料,同时,在热管理应用场景下对复合材料制品性能做进一步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利用UFI方法制备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时,超声频率、超声时间、振幅对制品综合性能的影响。聚合物的选择对超声时间的设定有很大影响:黏度大小影响着超声时间的选择,当黏度小的聚合物作基体时,超声处理时间仅仅需要2~3秒;黏度大的聚合物作为基体时,需要超声处理10秒左右;振幅设定在50%~60%是该方法制备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佳实验条件。(2)选用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Gr)为导热填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利用UFI法制备CNT-Gr/PDMS复合材料。当CNT和Gr比例为3:1时,CNT-Gr(3:1)/PDMS复合材料具有高λ(4.641 W/(m·K)),比纯PDMS基体的λ高1619%。同时,制品具有良好的电导率(447 S/m)、电磁屏蔽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3)针对热管理领域的绝缘导热需求,选用具有优异电绝缘性能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和纳米纤维素(CNC)作为填料,PDMS作为基体,采用UFI方法制备BNNS-CNC/PDMS复合材料。当BNNS和CNC比例是25:1时,BNNS-CNC(25:1)/PDMS复合材料的λ为7.309W/(m?K),比纯PDMS基体高2607%。此外,制品还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电绝缘性能和机械柔韧性,可以用作TMMs,在电子设备的散热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4)在热固性基体外,选用热塑性正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PBAT)基体验证UFI方法的材料适用性。UFI制备CNT-CNC/PBAT导热复合材料。当CNT与CNC的质量比为10:1时,CNT-CNC(10:1)/PBAT复合材料的λ为4.082 W/(m?K)。此外,CNT-CNC(10:1)/PBAT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热稳定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的涡轮和火箭发动机,旋转爆轰发动机以近似等容的爆轰燃烧为基础,在较为简单的构造中,仅需一次点火就能够产生更高的比冲、热效率和压增,逐渐成为了航空航天推进领域的研究热点。先前的研究中,燃料主要为氢气、甲烷、乙烯等气相可燃物。本课题以铝粉/空气为反应物,通过单步表面反应机理,对不同当量比、空气质量流量、来流总温下气固两相旋转爆轰发动机的流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此外,考虑到单步表面反应机理存
学位
传统的制造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切削来完成的,也就是减材制造。而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是通过直接将材料逐层堆叠的方式来制造零件,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节省材料的优点,并且也使得一些具有复杂结构的模型的制造成为可能。但是3D打印还具备着打印精度不足的问题,由于3D打印技术是通过逐层堆叠的方式来制造的,因此在层与层之间会有明显的阶梯效应,制约着打印的精度。减少
学位
在空间遥操作、虚拟现实等人机交互领域中,操作者迫切需要多种信息判断交互过程的准确性。其中,触觉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辅助操作者感知交互环境的变化,增强交互的真实性与沉浸感。为了达到精准模拟触觉的目的,本文创新提出了触觉反馈驱动器的双重驱动方法,设计了一种集驱动、传感于一体的触觉反馈单元,既能模拟指尖受到的强烈冲击或持续性触感,又能通过不同频率的振动传递复杂触觉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气
学位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PAN)是众多关键装备的核心原材料,在车辆、船舶、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整个PAN材料成型过程中,PAN溶液的混合最为关键,并且流程繁琐,PAN溶液混合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成型纤维的性能。搅拌式混合设备作为目下溶液混合的常用关键设备,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混合要求。因此,本文使用混合效果较好的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作为混合设备,通过
学位
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是诺贝尔奖得主Binning和Rohrer于1986年发明的。此后,AFM作为一种强大的、用途广泛的技术,对各种材料表面进行了原子和微纳米尺度的表征。当AFM在共振频率附近激振时,微悬臂探针以特定的模态振荡,会使探针针尖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基本的振动参数:共振频率、相位偏移和振幅等。然而,需要用精确的动力学
学位
随着碳纤维制备工艺的发展和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碳纤维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和导电导热等优良特性,已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高端体育用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碳纤维的褶皱、劈裂和皮芯结构等缺陷严重影响了碳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所以必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缺陷。目前传统的制备碳纤维的纺丝方法无法避免这些缺陷,所以本课题创新地提出采用微纳层叠技术制备矩形截面碳纤维原丝,以聚丙烯腈(PAN)和中间
学位
聚丙烯(PP)树脂由于其产量高、成本低、耐腐蚀、易加工成型等优点成为现代社会消耗用量大的高分子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车辆、装饰、医疗等各个领域。目前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材料主要通过传统熔融方法制备,成型制品内晶体结构以球晶为主,力学强度较低,应用场景受限。提高聚丙烯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为与其他增强材料复合,例如纤维、刚性颗粒等,但共混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依然有限,亟需能够显著提升
学位
本课题基于软体材料设计并制作了模块化镜像康复训练手套。论文综述了国内外软体康复手套的研究现状,依据人手的生物学特点设计并优化了两个模块,即弯曲驱动器和外展驱动器两种驱动器,完成了一款镜像康复训练手套的设计及制作。气动控制系统基于Arduino开发板搭建,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对镜像康复训练手套设置了主动和被动两种运动模式,并邀请志愿者进行康复性能测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对镜像康复训练手套需要应
学位
塑料制品要求日趋严苛,注塑成型系统朝精密化、高效化、智能化、轻量化、节能化方向发展,注塑机从普适化走向专机专用的趋势愈加明显,注塑机针对各种应用场景的定制化优化刻不容缓。肘杆式注塑机在注塑成型系统的现代化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肘杆式合模机构运动特性优异,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各种注塑机,对其性能进行综合优化迫在眉睫。本研究着力于260T肘杆式注塑机肘杆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开展了以下研究:理论分析方面,从
学位
科学分析不同地区的老龄化有助于积极应对和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从安徽省区县尺度出发,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至“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据,选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20年来,安徽省老龄化程度加深,空间集聚效应增强,呈现“北低南高”的总体格局;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单因子首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基数,多因素交互作用后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