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腈纶废水主要是指腈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该类废水水质复杂,CODCr、氨氮偏高,B/C偏低。废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因此,长期以来,达标排放腈纶废水成为工业水处理研究者高度关注的难题。本中试试验研究在吉林奇峰化纤污水场内部完成,论文主要针对腈纶废水的进一步生物脱氮研究,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普通MBBR、接种高效菌MBBR对腈纶废水CODCr和氨氮降解的处理效果,在两种中试实验条件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1)普通MBBR中试实验将原水CODCr控制在500~600mg/L范围,目的是通过MBBR生化系统处理,将出水CODCr降至腈纶废水排放标准(160mg/L)以下,通过控制相应的运行参数:投加碱度0.4g/L,投加磷源2mg/L,溶解氧(DO)控制在5~6mg/L,内回流比100%,最终MBBR稳定运行时,反应器出水CODCr值维持在200mg/L,NH4+-N值降解幅度较小;(2)通过稀释腈纶废水,将其CODCr降至一定范围,经稀释后的腈纶废水经过中试MBBR生化降解后,出水CODCr降至一定数值后,无法进一步降低,原因为废水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致使生化处理能力有限;(3)接种高效菌MBBR中试实验中,为了高效菌持续对废水高效的处理效果,严格控制中试反应器内部,温度28~32℃,溶解氧(DO)在5mg/L左右,另投加磷源2mg/L,中试MBBR采取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整个过程反应器进水水质:CODCr值700-900mg/L,NH4+-N值110-130mg/L,进水5h、6h、8h阶段,MBBR出水CODCr值稳定在260mg/L左右,NH4+-N值低于10mg/L,TN去除率达到35%左右;进水10h阶段,MBBR出水CODCr值为260mg/L左右,NH4+-N值维持在30mg/L左右,TN去除率达到30%左右;(4)在硝化作用过程中,碱度、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硝化菌在pH值7.8~8.2的环境中能保持最佳代谢活性,投加的碱度主要作用于中和硝化作用产生的酸,避免硝化菌生存环境中pH值出现较大波动;同样,适宜的温度(28~32℃)也是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温度通过直接作用于微生物的酶系统,使得生化系统的硝化速率放慢甚至停止;向反应器中投加适量海绵铁,通过其自动释放,形成生物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腈纶废水的CODCr值具有去除效果,但其发生效果所需时间池较长且降解能力有限;(5)在接种高效菌中试实验过程中,学习总结部分经验,以期对腈纶废水的现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如下:(1)高效菌极强的降解能力,反应器在接种高效菌初期,持续一段时间的出水氨氮值偏高,甚至高出进水氨氮值几十,而一旦高效菌适应废水环境,反应器出水氨氮值则急速降低,有时出现出水氨氮值为空白的情况;(2)随着废水负荷的不断增加,生化系统硝化作用受阻,氨氮值居高不下,通过调节反应器不同反应区的溶解氧(DO)浓度,促进反应器的反硝化作用,进而利于反应器的硝化作用,实现降低氨氮的目的;(3)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中载体对于挂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聚氨酯泡沫载体,对于中试实验更是明显,由于反应器使用时间过长,反应器内部曝气头老化,导致反应器内部曝气不均,极易产生局部厌氧区,此外,正常运行时,尽量使载体处于翻滚状态,否则载体间产泥后,导致载体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