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产业中,“二八”现象非常明显,即80%左右电影不盈利,20%左右电影盈利或收支平衡。从电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这一现象或许有其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盈利的80%的电影不重要。无论是对于电影艺术生态多样性的发展、对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要,还是对于电影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绝大多数不盈利的中低成本电影都至关重要:它是电影艺术人才的孵化池、是电影工业人员的训练场、是新的艺术观念和美学风格的试验场。这些或多或少为主流商业电影所吸收,成为主流商业电影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认为,中低成本电影的商业困境与很多影片缺少充足的宣发资金和有效的宣发手段有关。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部分中低成本电影开始运用新的宣发策略、成功地走出了商业困境。对新媒体语境下中低成本电影的宣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我国电影市场中生产量占主体地位的长尾产品(中低成本电影)如何改善商业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引入和改造“长尾理论”和“定位理论”的基础上,对此类电影在新媒体时代的宣传发行进行理论性思考,试图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绪论中本文对“长尾理论”进行修正,不单单从经济角度分析中低成本电影,而是借此说明其对产业的重要价值。第一章讨论新媒体引入下的宣发手段创新;第二章以案例辅助讨论新媒体宣发的“利基市场”挖掘;第三章讨论新媒体宣发和院线建设的结合,并对新媒体宣发规律做理论阐释。综上,本文在对中低成本电影新媒体宣发的现实探讨上,实现指导性的思考总结及展望。最后,本文认为中低成本电影作为市场中具有特殊内涵的“长尾”,其新媒体宣发需要更具创造性,只有进行理论性探索才能巩固其在电影产业中艺术审美、新兴人才、前卫风格发展的“创意发动机”地位,真正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