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集群地理位置服务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但是单无人机有功能单一,抗打击能力弱等缺点。相比于单个无人机,无人机集群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更强的生存能力,可以更快的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无人机集群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但是无人机集群移动速度快,拓扑变化频繁,导致无人机集群的通信组网问题成为无人机集群发展的瓶颈。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其中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可以很好地适应无人机集群的高度移动性和拓扑的频繁变化,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在此类协议中,节点进行数据通信时首先需要获取目标节点的位置才能进行数据包的路由转发,位置服务是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的基础。当前,无人机集群领域的位置服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现有的位置服务方法有可扩展性差、控制开销大、查询成功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无人机集群的通信组网的性能变差。本文将无人机集群的位置服务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目前的位置服务可扩展性差,无法适应无人机集群频繁的拓扑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骨干环的位置服务框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无人机集群整体位置发生移动且节点的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网络场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位置服务框架。该框架首先将集群基于节点的移动相似性进行分组,并为每个分组选出一个组头作为位置服务器,然后通过将位置服务器组织成骨干环为网络提供位置服务。该框架可以适应无人机集群频繁的拓扑变化,具有较高的查准率。(2)提出了基于最小分配集算法的集群分组策略,该策略考虑了无人机集群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移动模型,结合无人机之间移动的关联性对无人机集群进行分组。本文提出的分组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集群中节点拓扑的变化,减少节点在分组之间的切换次数,降低分组维护开销。(3)提出了基于骨干环的位置服务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广度优先遍历将集群中的所有组头节点(Group Leader,GL)组织成一个骨干环,然后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为每个节点在环上选择位置服务器节点,为其提供位置服务。在本算法中位置服务器节点不直接存储节点的具体位置,避免了位置更新延迟造成的位置查询错误,增加了位置查询的查准率。并且因为位置服务器节点随着分组一起移动,可以避免因为节点的移动造成的服务器节点的切换和丢失,提高了位置服务算法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本文在仿真软件中实现了无人机的节点模型及位置服务算法,并设计了多个实验场景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性能分析及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将位置服务的查准率提高了30%,GL节点的位置更新时延只有2s。并且可以适应集群拓扑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其他文献
软件可靠性指的是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引起系统失效的能力。软件可靠性预测即基于测试和运行维护期间观察和收集到的失效数据对未来软件可靠性进行预测。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是软件可靠性预测的基础,通过对软件失效过程进行建模从而预测软件失效行为,保障软件可靠程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模型在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其中,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
CPU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而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的CPU芯片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该指令集架构的深入研究已然成为目前CPU芯片行业的热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RISC-V指令集架构的结构特点,并基于SMIC 0.18 u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基于RISC-V指令集的CPU芯片。本论文对CPU的系统结构进行了概述,对CPU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即流水线以及转移预测进行着重介绍,并对目前最为
推荐系统是当前缓解信息过载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为用户筛选掉大量冗余、不相关的数据并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不仅大幅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也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商业收益。协同过滤是搭建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它着重于通过集体智慧和经验来推断用户对物品的偏好。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用户-物品”交互数据稀疏的问题。现如今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社交网络中流通着大量与用户兴趣偏好相关的信息。因此,用户社交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像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图像中的文本具有精准的语义,准确的识别可以对机器视觉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现实应用场景中很多情况下是比较复杂的文本图像,例如自动驾驶、盲人导航、票据自动化处理等。这些场景图像中的文本往往具有较强的不规范性,包括丰富的布局排列、干扰性的背景,手写体文本随意的书写风格、字符之间的粘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面对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如何以业务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构建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架构,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过程中,知识愈发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如何管理好组织中的知识资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平衡组织中的知识供应,加快组织中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细胞混乱放电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发作时通常伴有呕吐、抽搐、短暂性失神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在静息态下大脑活动也会表现出异常。随着脑电/磁信号在大脑活动状态研究和神经疾病辅助分析方面应用的日渐推广,以及脑磁相比脑电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利用癫痫患者的静息态脑磁信号及高频振荡对病灶进行定位,有助于辅助临床诊断。论文基于静息状态的脑磁信号,分别从高频振荡检测和源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猛增的频谱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的冲突业已成为无线电发展的瓶颈。与这一瓶颈相对应的是,传统的频谱分配方式存在大量的频谱资源浪费,这就形成了频谱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与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基本矛盾。认知无线电是有效地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核心技术,其首要任务是频谱感知,但是在频谱感知过程中亟待解决安全的问题,尤其是以拜占庭攻击为代表的各类攻击行为。针对认知无
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个经典的任务,旨在为给定的文本打上特定的标签,依据标签的数量可将此任务分为单标签文本分类任务和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允许一篇文档同时存在多个标签)。现阶段,文本分类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包括问答、垃圾邮件检测、情感识别、新闻分类等等。为了使文本分类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好的文本表示便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文档,一个好的表示应该同时涵盖整篇文档的全局上下文信息以及局部判别性特征,因为前
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运用现代海洋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已成为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鱼类作为海洋生物资源中分布最为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生物,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海洋鱼类调查研究中,鱼类的检测、识别是基础性的环节。然而,受水下特殊成像环境的限制,水下图像存在对比度低、颜色失真、光照不均等质量退化现象,导致图像细节丢失,自动化分析困难;此外,鱼类形态各异,尺寸不一,种类繁多且
第五代网络(5G)的不断发展使其普及性越来越高,成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应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与4G相比,5G解决了4G网络无法支持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问题,即物联网通信的关键问题。物联网可以在没有人类协助的情况下,智能设备能够相互交互和共享数据。若将数以亿计的智能设备连入物联网,可以创造真正大规模联网。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