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因此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研究,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Obstfeld和Rogoff(1995)提出了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框架,首次为开放经济分析引入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并在模型中加入价格粘性、垄断竞争扭曲和消费者的跨期最优选择行为。这一框架随后成为开放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三个问题:(1)在传统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中,引入了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和贸易顺差,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我国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规则,探究了央行的名义利率是否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调整,以及我国开放经济的波动特征。(2)在Clarida等(2002)模型中引入工资粘性以及中美两国劳动力要素投入比重差异,分析了生产函数的异质性对开放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我们对家庭的效用函数进行二阶逼近,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Rotermberg和Woodford,1997),并分析了两国央行货币政策合作与不合作两种情形,以及这两种政策机制下中国的社会福利水平。(3)将Erceg和Levin(2006)关于耐用消费品对最优货币政策的研究,推广到开放经济中。我们建立了两国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引入耐用消费品的国际贸易,分析了当两国进行货币政策合作时,它对两国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本文第二章在蕴含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和贸易顺差的小国开放经济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我国开放经济的结构参数,并基于参数估计结果分析了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和经济波动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的结论:(1)货币政策在对CPI通胀和产出缺口进行反应之外,还会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小幅调整,名义利率对CPI通胀、产出缺口和汇率波动的反应系数分别是1.50,0.33和0.04;(2)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在降低本国产出、CPI通胀和利率水平波动的同时,却显著的增加了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一价定律缺口的波动;(3)国内冲击是引起我国产出和利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冲击能够解释我国产出波动的40%,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利率波动的77%;(4)世界产出冲击是引起名义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世界通胀冲击则是引起CPI通胀的主要源泉。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作用是熨平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第三章将工资粘性和劳动要素投入比重差异引入到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析它们对货币政策福利水平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Clarida等(2002)认为在仅仅含有价格粘性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当家庭的风险规避系数等于1时,两国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的合作收益。但是基于同样的模型,我们在引入了工资粘性后发现,上述结论发生了改变。即使家庭的风险规避系数等于1时,依然存在着货币政策的合作收益,合作时的额外收益为稳态消费水平的0.31%。(2)劳动力要素投入比重的差异,确实会影响货币政策合作的额外收益。在给定外国劳动力要素投入(*?(28)0.36),当?(28)0时,货币政策合作时的额外收益是0.51%,当?(28)0.25时,货币政策合作的额外收益上升到0.98%,但是在本文的标尺模型中,当?(28)0.5时,货币政策合作的收益却下降到了0.36%。因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规律性的结论,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3)通过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我们讨论了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产生的内在机制。当不进行货币政策合作时,两国央行只根据该国的经济波动选择货币政策规则,但是如果进行货币政策的合作,本国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考虑外国的经济波动。以本国技术冲击为例,由于存在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本国产出缺口下降。在纳什货币政策下,外国的产出保持在自然率产出水平,两国产出相关系数几乎为0;当进行货币政策合作时,外国的产出缺口上升,两国产出的相关系数为负。因此,央行通过选择使得产出负相关的货币政策,有效实现了两国之间的风险分担。本文第四章在两国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中,讨论了耐用消费品贸易对两国货币政策合作收益水平的影响。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erceg和levin(2006)在封闭经济中发现,耐用品的波动率是非耐用品波动率的3倍左右,我们在开放经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例如,当两国央行钉住价格和工资加权通胀时,本国非耐用品部门技术冲击,使得非耐用品产出上升了4%,但耐用消费品却上升了10%以上。(2)耐用品贸易能够显著提高货币政策合作的收益。例如,当耐用品的折旧率从[0.03,0.054]的区间内进行取值时,随着耐用品折旧率的上升,货币政策合作时的福利收益随之下降,原因在于折旧率的上升,降低了利率对耐用品用户成本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也随之减弱。(3)耐用品在家庭总消费中的比重,以及本国耐用品在总耐用品需求中的比重,对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也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只有耐用品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因此上述两个参数共同描述了本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当耐用品在家庭总消费中的比重越高,且本国耐用品在总耐用品中的比重越低时,本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越高,此时货币政策合作时的福利损失下降。因此本文认为,伴随着耐用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不同国家之间更有必要进行货币政策之间的合作。(4)我们发现钉住耐用品部门产出的货币政策规则,很好的逼近了最优货币政策的福利水平,熨平耐用品产出是提高福利的有效途径。但是,erceg和levin(2006)在封闭经济中却认为,钉住工资与价格加权通胀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能够很好的逼近最优货币政策,与此相反,钉住差异化的部门通胀,反而会增加部门的福利损失。然而,本文在开放经济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仅仅钉住耐用品部门的产出,就能够有效抑制耐用品部门的波动,改进社会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