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痤疮的发病因素及中医辨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颜面、胸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容易反复发作。此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皮肤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激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痤疮是常见多发病,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痤疮这种可能会影响美容的疾病越来越关注。如何预防其发生、发展;如何减少瘢痕和心理上的后遗症;了解目前痤疮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评价其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对其影响情况都十分必要。研究目的:探讨14-45岁女性寻常性痤疮主要的相关发病因素,并分析中医辨症的相关性,同时对300名痤疮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潜在的关系,为痤疮诊断与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对来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女性痤疮,采用统一设计的女性寻常性痤疮调查表,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病例,最终入组300例。将患者分为二组,25岁以下的为青春期组,25及25岁以上的为青春期后组。所有患者均要记录年龄、家族史、病程、发病部位等。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由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分析。研究结果:青春期组油型肌肤比例高于青春期后组,而中间型比例则低于青春期后组。青春期组经前面部痤疮加重比例明显低于青春期后组。青春期组发病年龄为14-20岁和<15岁的比例明显高于青春期后组。有痤疮家族史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20岁。而无痤疮家族史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青春期组主要发病部位为额部和颊部;青春期后组主要发病部位为额部和颊部,但是所占比例小于青春期组。青春期后组皮损其次高发部分为下颌、口周和颈部,其比例均显著高于青春期组。不同年龄的Pillsbury分级法没有显著差异。其中病程小于半年的Ⅰ度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病程组,而病程小于半年的Ⅲ度比例则明显低于其它病程组。不同红色印迹下的Pi]lsbury分级法有所不同,无印迹的以Ⅰ度为主,轻度印迹的以Ⅰ度和Ⅱ度为主,中度印迹的以Ⅱ度为主,重度印迹的以Ⅲ度为主。红色印迹程度越重,Pillsbury分级级别越高。不同年龄的中医分型具有显著差异。青春期组肺经风热型和痰湿凝结型比例高于青春期后组,而湿热蕴结型和冲任不调型比例则低于青春期后组。Pillsbury分级Ⅰ度主要以肺经风热型为主,Ⅱ度主要以为湿热蕴结型为主,Ⅲ度主要以痰湿凝结型为主,Ⅳ度由于病例较少,无法判断其主要分型。晚上10点后睡,辛辣食物,压力,痤疮家族史,油炸食物,甜食,每日睡眠<8H,每日使用计算机>3H,月经周期>40天,油性皮肤,便秘,混合性皮肤,日晒是诱使青春期组病例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升高痤疮的发病危险。每日睡眠<8H,压力,辛辣食物,油炸食物,晚上10点后睡,每日使用计算机>3H,月经周期>40天,便秘,混合性皮肤,甜食,痤疮家族史,油性皮肤,日晒是诱使青春期后组)病例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升高痤疮的发病危险。痤疮对青春期组生活质量影响普遍高于青春期后组。研究结论:对于女性寻常性痤疮,要根据青春期与青春期后不同患者分析其不同分组及中医分型,了解相关高危险因素,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患者对痤疮相关因素和致病原因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有针对性的治疗。
其他文献
<正>2010年选举法修订后,"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突破,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推动了我国选举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代表资格审查制度是选举制度重
公安文化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话语分野。但在公安学研究领域,它们又是紧密关联、交织的重要概念。探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公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街道已成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绕不开的地带,但目前人大对街道工作的监督却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何强化人大监督在街道层面的存
<正>"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朴实生动的语言,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西畴精神。在艰难的特殊生存条件下,在长期摆脱贫困的奋斗实践中,云
目前学术界对于脾胃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仅停留在对传统脾胃学说的应用及现代诠释上,学说上没有突破,研究上不够全面、深入、细致。尤其是脾胃气化理论,只涉及脾胃升降理论
<正>科工改[2007]13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委属各单位:为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根据《国防科
目的:观察化痰平喘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麻杏二陈三子汤(炙麻黄、杏仁、陈皮、姜半夏、莱菔子、苏子、白芥
目的:本课题研究采用抗妇炎胶囊单纯口服为对照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究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广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50d后腹腔注射STZ 30mg/kg建立2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
水肿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与《金匮要略》之水气病有密切的联系,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